黄花谩说年年好,也趁秋光老。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岛。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译文】
黄花虽好,但终难逃秋的衰老。绿发不惧秋光,如在酒尊之前,人美而花更娇。
蟠桃结子多少?家在三山岛上。何时跨回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注释】
- 沉醉:饮酒到醉意。
- 年年好:每年都是好的。
- 老:指秋天的到来。
- 绿鬓:青丝。
- 斗尊前:指宴会之中。
- 三山岛: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
- 归鸾:指仙人骑着的鸾鸟返回天上。
- 沧海飞尘:大海上的灰尘被风吹散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生命无常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黄花谩说年年好”,诗人以黄花自况,感叹岁月流逝,美好时光易逝。黄花虽然每年都盛开,但最终还是要随着秋风凋谢,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次句“绿鬓不惊秋”,诗人以青丝自喻,表示自己虽然已经老了,但对于秋天的到来并不感到恐惧。他自信地认为,即使头发变白,依然可以享受秋日的美好。
第三句“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诗人用斗尊(古代的一种酒器)来比喻人生,认为人们在宴会中饮酒作乐,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却不知道珍惜眼前的时光。诗人用“花堪笑”来形容自己对这样的人生观感到讽刺和嘲笑。
第四句“蟠桃结子知多少”,诗人用神话故事中的蟠桃来隐喻自己的生命历程。蟠桃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诗人用它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他认为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够体验到生命中的美好和意义。
第五句“家住三山岛”,诗人用三山岛来代指仙境或者理想的地方。他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超越尘世,达到一个更加美好的境地。
最后一句“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诗人以仙人跨回鸾鸟结束生命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终结的理解和接受。他认为人生就像沧海中的一粒尘埃,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但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就不算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