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庭院悄。
流萤上阶草。
枝枝抹丽开何早。
摘来团扇小。
摘来团扇小。
短衫秃袖,绿云斜绕。
才把兰汤搓了。
染将指甲猩红好。
凤仙花自捣。
凤仙花自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东坡引 夏景》。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
- “晚凉庭院悄。” —— 傍晚时分,庭院里变得安静而凉爽。
- “流萤上阶草。” —— 空中飘动的萤火虫仿佛在草叶间飞舞。
- “枝枝抹丽开何早。” —— 各种花朵争奇斗艳,为何早早地开放?
- “摘来团扇小。” —— 人们用扇子轻轻扇动,取走了盛开的花朵。
- “摘来团扇小。” —— 这里重复了“摘来”,可能是为了强调动作的轻快和短暂。
- “短衫秃袖,绿云斜绕。” —— 身着短衫,袖子空荡荡,绿色的裙摆随风飘扬。
- “才把兰汤搓了。” —— 刚刚洗了洗手,擦干了手。
- “染将指甲猩红好。” —— 染上了红色指甲油,看起来很漂亮。
- “凤仙花自捣。” —— 自己动手捣碎了凤仙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庭院、萤火虫、花朵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中的“流萤上阶草”和“短衫秃袖,绿云斜绕”等诗句,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庭院之中,感受到了夏日的清凉与美好。同时,诗人通过“摘来团扇小”和“染将指甲猩红好”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