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如天上月。
照侬镜中发。
团圞未久清光缺。
鬓丝常自结。
鬓丝常自结。
空闺静悄,香帷凄切。
有梦却同谁说。
黄昏怕见灯儿灭。
冷衾眠不热。
冷衾眠不热。
【解析】
此词是作者的自度曲,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月照佳人,思郎情深,结发愁多。“郎如天上月”,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意,写丈夫远游在外,明月为伴,而闺中人独守空闺,望月伤怀,故以“照侬镜中发”点明题意,写闺中人对月伤怀之苦。“团圞(qíng)未久清光缺”,写新婚之夜的情景。“团圞”指新婚之月。“清光”指月光的明亮,“缺”指月亮缺损。此句写新婚之夜,夫妻二人相依偎在月光下,欢爱异常,但好景不长,婚后仅半月,丈夫就因战乱被征调外乡,从此夫妻天各一方,相思成疾。“鬓丝常自结”,写思夫心切,鬓边的头发也常常结成了双结。“鬓丝”,指两鬓的头发,这里指妇女的头发,借代自己的头发,表示青春易逝,岁月无情,暗含了女主人公对青春逝去的无限哀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下片写闺中人独守空闺,夜深人静,寂寞难耐,只有对着香罗帐凄然叹息。“空闺静悄,香帷凄切”,承上启下,既写出了环境,又写出了内心。“有梦却同谁说”,写女主人公想入非非,梦见远方的丈夫,但只能独自面对孤灯,不能和丈夫说知。“黄昏怕见灯儿灭”,写女主人公担心夜晚的灯火熄灭,因为怕见不归的丈夫,所以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而是提心吊胆地等待丈夫归来。“冷衾眠不热”,写女主人公在寒冷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冻死。这四句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把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词以月起兴,以梦结情,层层铺叙,步步深入,将一个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痴情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答案】
译文:
郎似天上的明月照耀着我镜中的秀发,我像那团未圆的圆月一样,在清光之下,渐渐消瘦。两鬓如丝,常常自结,独守空闺,夜深人静,香罗帐里,凄凉悲切;有梦中相逢,可又无人与言。黄昏时,最怕见到灯光熄灭,冷衾里,更觉得寒气侵人,辗转反侧难入睡。
赏析:
此词是作者的自度曲,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写月照佳人,思郎情深,结发愁多。“郎如天上月”,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意,写丈夫远游在外,明月为伴,而闺中人独守空闺,望月伤怀,故以“照侬镜中发”点明题意,写闺中人对月伤怀之苦。“团圞(qíng)未久清光缺”,写新婚之夜的情景。 “团圞”指新婚之月。“清光”指月光的明亮,“缺”指月亮缺损。此句写新婚之夜,夫妻二人相依偎在月光下,欢爱异常,但好景不长,婚后仅半月,丈夫就因战乱被征调外乡,从此夫妻天各一方,相思成疾。“鬓丝常自结”,写思夫心切,鬓边的头发也常常结成了双结。“鬓丝”,指两鬓的头发,这里指妇女的头发,借代自己的头发,表示青春易逝,岁月无情,暗含了女主人公对青春逝去的无限哀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下片写闺中人独守空闺,夜深人静,寂寞难耐,只有对着香罗帐凄然叹息。“空闺静悄,香帷凄切”,承上启下,既写出了环境,又写出了内心。“有梦却同谁说”,写女主人公想入非非,梦见远方的丈夫,但只能独自面对孤灯,不能和丈夫说知。“黄昏怕见灯儿灭”,写女主人公担心夜晚的灯火熄灭,因为怕见不归的丈夫,所以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而是提心吊胆地等待丈夫归来。“冷衾眠不热”,写女主人公在寒冷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冻死。这四句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把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词以月起兴,以梦结情,层层铺叙,步步深入,将一个闺中女子思念丈夫的痴情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