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不应着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
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诗句原文
玉楼春·其一
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
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
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
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注释与译文
- 注释:此诗通过描写嫦娥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追求和思考。
- 译文:嫦娥在天空中飞翔,她的家在蓬莱山上,她不应该过分在意眼前的人,因为她曾经是天界的客人。她的眼睛明亮如秋水,能分辨世间的黑白。但即使如此,她仍然不采摘月亮边的树枝,因为不值得去珍惜那些花朵。
赏析
- 主题:此诗通过嫦娥的形象,寓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 意象分析:诗中的“嫦娥”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了高洁、独立和超然物外的境界。而“蓬山”则是仙境的象征,表示诗人心中的乌托邦。这种设定使得诗歌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引人入胜。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嫦娥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他既羡慕嫦娥的超然,又感叹自己不能像她那样自由地生活。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
总结
《玉楼春·其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深刻内涵的古诗。它通过描述嫦娥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生活和思考人生的方式。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