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竹。
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只恐蝉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

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竹。

注释:素娥(嫦娥),月中的仙女,这里指月亮。碾破:打破,突破。山头鸣瀑:山中瀑布的声音。团玉:指团扇,古代妇女用以遮面的扇子。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创作的咏月之作。它以清新明丽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上片“素娥睡起,驾冰轮碾破,一天秋绿”,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景象。素娥(嫦娥)在梦中醒来,乘坐着冰轮(即月亮)碾压破晓的天空,带来了一片秋意盎然的绿色世界。这里的“碾破”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初升时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醉倚高楼风露下,凛凛寒生肌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风露中饮酒的情景。他醉醺醺地倚靠在高楼上,任由风吹拂着脸颊,感受着秋日的冷意。这句中的“肌粟”,指的是因寒冷而引起的肌肤上的小颗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寒意。

下片“横管孤吹,龙吟风劲,雪浪翻银屋”,描绘了夜晚独自吹奏乐器的情景。诗人横卧在床,独自吹奏着乐器,仿佛听到了龙的吟唱。这里的“银屋”,可能是用来形容月光如银的屋子,也可能是形容乐器发出的声音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

“壮游回首,会稽何限修竹”,回忆起过去的壮丽游历。诗人回想起自己曾经游览过会稽山,那里有无尽的竹子可供欣赏。这句中的“壮游”是指一次宏大而精彩的旅程,而“会稽”则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地名。诗人通过回顾这段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今夜对月依然,尊前须快泻,山头鸣瀑”,描绘了今晚与朋友相聚赏月的情景。诗人端坐在酒桌前,畅饮着美酒,观赏着山上瀑布的声响。这里的“快泻”可能是指将美酒倒入杯中的动作,也可能表示诗人的心情畅快淋漓,毫无拘束。同时,“山头鸣瀑”可能是指山上的瀑布声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吸此清光倾肺腑,洗我明珠千斛”,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赞美之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清光,感觉如同洗涤一般,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这里的“明珠”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智慧和才能,而“千斛”则表示数量之多难以计量。这句中的“倾肺腑”意味着诗人将内心的情感都倾注在了这片月光之中。

“只恐蝉娟,明年依旧,衰鬓先成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之情。他担心自己年岁渐长,容颜不再年轻,头发却已经变得稀疏。这里的“蝉娟”可能是指女子的秀发,而“鹄”则是一种鸟类,通常用来比喻老年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衰老的担忧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感叹。

“举杯相劝,为予且挂团玉”,是整首词的结尾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举起酒杯向友人敬酒,并邀请他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月亮。这里的“团玉”可能是指一种珍贵的玉石饰品,也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这句中的“挂团玉”可能是指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或希望,也可能是表示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这首《念奴娇·咏月》以其清新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情厚意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