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歌吹上丛台,千里晴川入座来。
世事难凭休挂口,生涯见在且衔杯。
无情趁暖花先老,有信迎寒雁已回。
遥想故园亲种菊,霜枝露蕊向谁开。

九日题峰山

不必歌唱吹奏上丛台,千里晴川的美景已入座。

世事难以依靠,何必挂嘴边?人生在世,还是尽情地饮酒为好。

无情花木趁着暖和天气先凋零,有信候鸟迎着寒风已归巢。

遥想家乡亲手种下的菊花,霜白的枝干上露水晶莹如珠。

译文:
无需歌唱和吹奏就能登上丛台,千里之遥的晴川美景就在眼前。
世事难凭,何必挂在嘴边?不如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畅饮美酒。
无情的花木趁著温暖的季节开始凋谢,候鸟随着寒冬的到来归来。
我怀念那家乡亲手栽种的菊花,它的枝头结满了霜白的露珠。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登高远眺之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首联“不须歌吹上丛台,千里晴川入座来”,诗人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登上高处,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千里晴川仿佛就在自己眼前展开,让人心旷神怡。这种描绘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颔联“世事难凭休挂口,生涯见在且衔杯”,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过多地去思考和忧虑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种思想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颈联“无情趁暖花先老,有信迎寒雁已回”,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两种现象:花朵趁着温暖的春风早早凋谢,而候鸟却能在寒冷的冬天及时归来。这两种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尾联“遥想故园亲种菊,霜枝露蕊向谁开”,诗人通过回忆故乡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故乡的菊花在霜白的枝头上绽放,散发出诱人的芳香,但却无人欣赏。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感慨:故乡的人已经不在了,而故乡的景象却依然存在。这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使人感动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