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
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注释】:
十月:农历九月,即深秋。盘洲:地名。小小的阳春:指深秋的景色。争妍:互相竞美。谁管:不管。木末:树梢或草木的末端。芙蓉:荷花。簇:聚集、围绕。霜如雪:像雪花一样洁白的霜花。心赏:心中欣赏。四时同:一年四季都能欣赏。痴人:愚昧的人。说:谈论。赏析:此词写深秋美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
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
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注释】:
十月:农历九月,即深秋。盘洲:地名。小小的阳春:指深秋的景色。争妍:互相竞美。谁管:不管。木末:树梢或草木的末端。芙蓉:荷花。簇:聚集、围绕。霜如雪:像雪花一样洁白的霜花。心赏:心中欣赏。四时同:一年四季都能欣赏。痴人:愚昧的人。说:谈论。赏析:此词写深秋美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
一蓑披著归来也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一蓑披著归来也的作者是:洪适。 一蓑披著归来也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一蓑披著归来也的释义是:一蓑披著归来也:披着一件蓑衣回来。意指渔夫穿着简单的蓑衣,从渔船上归来。 一蓑披著归来也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一蓑披著归来也的拼音读音是:yī suō pī zhù guī lái yě。 一蓑披著归来也是《渔家傲引/渔家傲》的第10句。
宜入画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宜入画的作者是:洪适。 宜入画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宜入画的释义是:宜入画:适合画入画中,形容景色优美,引人入胜。 宜入画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宜入画的拼音读音是:yí rù huà。 宜入画是《渔家傲引/渔家傲》的第9句。 宜入画的上半句是:江上雪如花片下。 宜入画的下半句是:一蓑披著归来也。 宜入画的全句是:滕六晚来方命驾
江上雪如花片下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江上雪如花片下的作者是:洪适。 江上雪如花片下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江上雪如花片下的释义是:江上雪如花片下:江面上的雪花飘落,宛如花瓣般轻盈。 江上雪如花片下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江上雪如花片下的拼音读音是:jiāng shàng xuě rú huā piàn xià。 江上雪如花片下是《渔家傲引/渔家傲》的第8句。
千山绝影飞禽怕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千山绝影飞禽怕的作者是:洪适。 千山绝影飞禽怕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千山绝影飞禽怕的释义是:千山绝影飞禽怕:形容山势险峻,高耸入云,使得飞禽都感到畏惧,不敢飞越。 千山绝影飞禽怕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千山绝影飞禽怕的拼音读音是:qiān shān jué yǐng fēi qín pà。
滕六晚来方命驾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滕六晚来方命驾的作者是:洪适。 滕六晚来方命驾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滕六晚来方命驾的释义是:滕六晚来方命驾:滕六晚上才驾着车来。滕六,人名;方,才;命驾,驾着车来。 滕六晚来方命驾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滕六晚来方命驾的拼音读音是:téng liù wǎn lái fāng mìng jià。
牛衣自暖何须借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牛衣自暖何须借的作者是:洪适。 牛衣自暖何须借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牛衣自暖何须借的释义是:牛衣自暖何须借:穿着牛衣也能感到温暖,何必再借别人的衣服。这里的“牛衣”指的是用牛毛编织的衣物,古代贫苦人家常用,意指贫贱而能自足的生活态度。 牛衣自暖何须借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牛衣自暖何须借的拼音读音是:niú yī zì nuǎn
三冬夜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三冬夜的作者是:洪适。 三冬夜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三冬夜的释义是:三冬夜:指整个冬季的夜晚。 三冬夜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三冬夜的拼音读音是:sān dōng yè。 三冬夜是《渔家傲引/渔家傲》的第4句。 三冬夜的上半句是:岁岁年年篷作舍。 三冬夜的下半句是:牛衣自暖何须借。 三冬夜的全句是:腊月行舟冰凿罅。潜鳞透暖偏堪射
岁岁年年篷作舍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岁岁年年篷作舍的作者是:洪适。 岁岁年年篷作舍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岁岁年年篷作舍的释义是:岁岁年年篷作舍:每年都只能用蓬草搭成简陋的住所。篷,用草、竹等编成的覆盖物。这里指草屋。 岁岁年年篷作舍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岁岁年年篷作舍的拼音读音是:suì suì nián nián péng zuò shě。
潜鳞透暖偏堪射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潜鳞透暖偏堪射的作者是:洪适。 潜鳞透暖偏堪射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潜鳞透暖偏堪射的释义是:潜鳞透暖偏堪射:指鱼儿在温暖的春水中游动,因其活动频繁,更易被射捕。 潜鳞透暖偏堪射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潜鳞透暖偏堪射的拼音读音是:qián lín tòu nuǎn piān kān shè。
腊月行舟冰凿罅出自《渔家傲引/渔家傲》,腊月行舟冰凿罅的作者是:洪适。 腊月行舟冰凿罅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腊月行舟冰凿罅的释义是:腊月行舟冰凿罅:腊月时节,乘坐船只破冰前行。 腊月行舟冰凿罅是宋代诗人洪适的作品,风格是:词。 腊月行舟冰凿罅的拼音读音是:là yuè xíng zhōu bīng záo xià。 腊月行舟冰凿罅是《渔家傲引/渔家傲》的第1句。
【注释】 ①绿柰:一种植物。②茱㡡(zhuō wěi):一种草,叶子可做绿色染料。③皂角:一种树,果实可制皂。④棂:窗格子。⑤朝旭:早晨的太阳。⑥沅浦:沅水之流名。⑦淇水:卫河之一支,在今河南省北部。⑧何由:怎么能够。⑨红烛:即蜡烛,用蜡烛做成红色的。⑩簳(gǎn):木名。⑪灕(shān):火把。⑫蜡烛成红烛:指点燃了红色的蜡烛,暗喻为爱情而燃烧。⑬难追逐:难以追赶。⑭簳(gǎn)、蜡
【译文】 眼泪滴落如雨,飞向花朵和树叶。 一半化作棠梨树,一半变成蝴蝶舞。 玉楼上的佳人断肠,绿草里掩映着她的娇颜。 每年清明都不见她,却已迎来了又一年的清明时节。 【赏析】 “泪点白纷纷”,写相思之情。泪水滴滴,像白色的露珠,晶莹透亮。“飞去沾花叶”,写思忆之深。泪珠飞去,仿佛沾满了花朵和树叶。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把思念的感情表现得非常形象生动。这两句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生查子 旅夜闻雁(壬午) 璧月广庭辉,雁度人声静。 为想稻粱谋,出户看联影。 注释: - 璧月:明亮的月亮 - 广庭:宽阔的庭院 - 辉:明亮 - 人声静:人们的声音都静下来 - 稻粱谋:比喻生活 - 孤檠冷:孤单的灯光冷清 - 倚枕听哀音:靠在枕头上听着悲哀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以“旅夜闻雁”为题,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夜晚听到大雁南飞的场景。诗中通过月光、人声、雁声等元素
生查子·幽兰 香深不见人,但与春风借。 我欲摘其英,迟回未忍下。 自上美人头,便被鹦哥骂。 何事读离骚,尚许江篱亚? 赏析: 这首《生查子·幽兰》是明末清初诗人贺贻孙的作品,通过描绘兰花的清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首句“香深不见人”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的香气浓郁到几乎让人无法接近的程度。第二句“我欲摘其英”则展现了诗人想要亲近自然,采摘兰花的强烈愿望。然而
【注释】 系艇:把船系在白杨树上。 江上:指江水边。 鹭鸶的羽毛是白色的,所以这里用“鹭鸶”比喻“云”。 沙头:水中的沙滩。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词,写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的依恋和期盼之情。全词以江为线索,由江而人,又从人到心,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将一个女子的痴情、爱恋、相思、怨别表现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起句写景,点明送别之地。首句说把船系在杨柳青青的桥上,次句说门临碧波荡漾的江流。“白杨”二字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山客殊未眠,静倚秋亭暮。 【注释】:山中的客人(即诗人自己)没有睡觉,静静地倚在秋天的亭子上直到傍晚。 【译文】:山中之客彻夜未眠,静静地倚在秋日里寂静的亭子里,直到天色渐渐昏暗下来。 2. 蟋蟀入床头,池照移庭树。 【注释】:蟋蟀进入床头,池塘映照在庭院的树上。 【译文】:蟋蟀鸣叫着进入了床前,池塘里的倒影也随着月光移动到了庭院的树木之间。 3. 卷幔驻逍遥
【注释】 生查子:词调名,又名“金缕曲”。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转两平韵,上片三句为两叠韵,下片三句为两叠韵。其格律与近体诗不同。别君时:离别之时。添消瘦:更显憔悴。试问:何用问。几日:何时。抛手:放下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情的《生查子》。全词抒发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上片主要写女子思念心爱之人的痛苦;下片则写男子思念女子之苦。 上片开头两句写女主人公因思念而憔悴,整天以泪洗面,愁眉不展
生查子 欢携碧玉箫,妾按黄金缕。 宴罢小楼空,一枕吹残雨。 别路指西江,沉沉鸣津鼓。 愁绝倚栏人,凉月生秋浦。 译文: 欢聚时我们手拉手,吹着碧绿色的箫,她轻轻挽起金黄色的丝巾。宴会结束后,我独自在小楼上,听着风吹过屋檐的声音,仿佛还有残留的雨滴声。离别的路指向了西江,那里江水波涛滚滚,远处传来阵阵鼓声。我独自一人站在栏杆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看着那明亮的月光洒在秋浦的水面上。 赏析:
诗句释义: 1. 苔阶长绿痕,蕙盎生红萼。 - 苔阶: 苔藓覆盖的台阶。 - 长绿痕: 长时间生长的痕迹。 - 蕙盎: 盛放蕙草的器具。 - 生红萼: 新长出的花蕾呈现红色。 2. 卷起水精帘,人在朱阑角。 - 水精帘: 一种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玉石制成的帘子。 - 朱阑角: 红色的栏杆。 3. 深院开鱼钥。 - 鱼钥: 古代的一种锁具,形状像鱼,所以称为“鱼钥”。 4. 微步鬟花落。 - 鬟:
【注释】 生查子二首 其二 朝来莫倚楼,楼外愁烟织。 落尽碧梧桐,一夜新寒色。 篱菊映残枝,江雁飞连翼。 时节又开炉,只是无消息。 赏析: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元宵节夜晚的夜景与心情,下片写对妻子的怀念。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朝来莫倚楼”,起句突兀而起,一反常态。“朝来”即早上以来,言自晨起以后便没有倚靠过高楼
【注释】 九月:指农历九月。到盘洲:来到盘洲,即来到故乡的盘山之畔。华发:指白发。生查子:词牌名。惊:惊动。香蕊金重叠:指花蕊如金色堆积。橘绿:指柑橘的颜色为绿色。橙黄:指橘子成熟后呈黄色。四老:泛指老人。相迎接:相互欢迎和招呼。好处不宜休:指好的风光美景不宜停留。莫放清尊歇:不要放开酒杯不饮了。 【赏析】 此词是写作者重游故乡盘山时触景生情之作。上片起句写景,“九”字暗扣首句,点明题意
【注释】: 八月,农历七月。到盘洲,来到湖中小岛。柳外,柳树林外。寒蝉,秋天里叫得很凄凉的知了。懒,不鸣。一掬,捧起来。木犀花,桂花。泛泛,浮泛,形容酒面泛起的波纹。玻璃盏,一种透明的酒杯。蟾桂,月中的蟾蜍与桂枝。十分明,十分明亮。远近秋毫见,远处的秋草和近处的草叶都能看到。举酒劝嫦娥,举杯向月亮敬酒。长使清光满,让月光永远洒满大地。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游湖时。词人登上湖中小岛
【注释】: 七月:夏季。盘洲: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枕簟:枕头和席子。新凉早:清凉宜人。侧:倾斜。黄葵(qin):黄色的野菊。沙际:水边。排红蓼:长满红色蓼科植物。团(tuán)团:形容扇子的圆形。歌扇:指扇子,扇面上有花纹。疏:稀疏。整整:整齐。炉烟袅(niǎo):炊烟袅袅上升。环坐:围坐。横参:即“参横”,星名,指北斗星。要乞(qiú):求得。蛛丝:蜘蛛丝,用来形容精巧细致。 【赏析】:
【注释】子月:农历二月。盘洲: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境内。日影长添线:指日光映照水面,形成水波荡漾的景象。溪痕:指溪水退去留下的痕迹。战:受风力吹拂而摇曳。倚枯藤:靠干枯的藤蔓休息。浮云变:指云彩变幻无常。圆沙:指圆形的沙滩。招尽云边雁:使云边的飞鸟招来聚集。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以“生查子”为题,意蕴丰富,情思绵绵。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
【注释】:腊月到盘洲,寒重层冰结。试去探梅花,休把南枝折。 顷刻暗同云,不觉红炉热。隐隐绿蓑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这首词写冬日的景色和渔翁的生活。上片写景,下片写人。起二句写冬日之景。“腊月”是冬季,“盘洲”为地名。“腊月到盘洲”,点明季节。“寒重”是严寒,“层冰”是冰层。这两句写腊月时盘洲之景,天气寒冷,冰封千里。“试去探梅花,休把南枝折。”这几句写冬天梅花盛开的景象
生查子·其二 释义:一年到头,都会来到盘洲上,每月都能收到你的来信。弟弟劝哥哥再写一首回信给他,举案上灯花又开了,喜气洋洋。 曲终人已半酣,再斟满酒杯留住她罗绮。车马不必喧嚣喧嚷,只管听那三更鼓声未停。 注释:生查子(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一韵。 一岁:一年。 会盘洲: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 弟:兄弟。 复:回复。 举案灯花:点蜡烛时,灯火映照得桌面如开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