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到盘洲,柳外寒蝉懒。一掬木犀花,泛泛玻璃盏。
蟾桂十分明,远近秋毫见。举酒劝嫦娥,长使清光满。
【注释】:
八月,农历七月。到盘洲,来到湖中小岛。柳外,柳树林外。寒蝉,秋天里叫得很凄凉的知了。懒,不鸣。一掬,捧起来。木犀花,桂花。泛泛,浮泛,形容酒面泛起的波纹。玻璃盏,一种透明的酒杯。蟾桂,月中的蟾蜍与桂枝。十分明,十分明亮。远近秋毫见,远处的秋草和近处的草叶都能看到。举酒劝嫦娥,举杯向月亮敬酒。长使清光满,让月光永远洒满大地。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游湖时。词人登上湖中小岛,欣赏着皎洁的月光,饮着芳香四溢的桂花酒,心情十分惬意。“八月到盘洲,柳外寒蝉懒。”首句点出季节、地点,交代时间是在八月中秋时节。接着写柳树林外的蝉声显得有些沉闷,这是因为天气寒冷。“一掬木犀花,泛泛玻璃盏。”两句写赏花饮酒之乐:捧起一杯桂花美酒,轻轻摇晃着杯中泛漾的波纹,在朦胧的月光下观赏盛开的桂花,真是心旷神怡,陶醉在这美好的月色之中。
“蟾桂十分明,远近秋毫见。”第三句写月景之美。“蟾桂”指的是月亮,“十分明”是说月亮明亮得几乎要耀眼。“远近秋毫见”,指月亮把远近的草木映衬得历历可见,这一句既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也表现了月夜的幽深和静谧。
“举酒劝嫦娥,长使清光满。”第四句化用《古诗十九首》“清光更多晖”句意,劝仙女嫦娥举起酒杯,让清辉洒遍人间。“长使清光满”,即希望天上的明月常照人间,给人们带来光明。
这首词以写月为主,通过对中秋赏月情景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