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茫茫又晚秋,瀛山漠漠几浮沤。
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绝。上片“瀛海茫茫又晚秋,瀛山漠漠几浮沤”,写诗人在海上眺望,只见茫茫大海与晚秋景色融为一体,海面上只漂浮着几个小岛,像几朵浮沤一样渺小。下片“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作者以元龙自比,抒发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情感。

【答案】

译文:

在浩瀚无际的大海上远眺,只见茫茫秋海和晚秋景色浑然一体,海面上空漂浮着几座小岛,像几朵浮沤一样渺小。

赏析:“瀛海茫茫”即指浩茫的海域。“瀛海”指渤海,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境界。“又晚秋”,表明时令在深秋季节。“瀚海”指浩瀚的海洋,这里泛指辽阔的海域。“又晚秋”点明时节。“瀛山”指渤海中之山,又名蓬莱山,相传为神山,山上有仙人居住。“渺茫”指模糊不清。“几浮沤”指几座小岛。“渺茫”与“浮沤”相呼应。“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这两句意思是人间何必非要在高处呢?登上元龙所居的高楼就可以领略到那无穷无尽的风光了!“元龙”,东汉末年名士陈蕃号。“来上元龙百尺楼”,意在表达一种人生的理想境界。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瀛海茫茫:指辽阔的海域。

又晚秋:又到了秋天。

瀛山:指渤海中之山,又名蓬莱山。

漠漠:形容天空、水面等广阔无边,蒙蒙如烟。

浮沤:水中的小泡或小洲。

人间:人世间。底事:何事?登高:登上高处。

元龙:东汉末年名士陈蕃,号元龙。百尺楼:传说中的楼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