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黄花正是时,谁催青女试瑰琦。
冰天雪夜无人问,玉质金相我自知。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即事:就眼前的事情,即眼前的景色和情事。青女:神话中的女神名,这里指霜神。瑰琦:珍贵的花木。冰天:冰雪覆盖的天空。玉质金相:比喻菊花的纯洁高雅。

我自知:我自感珍贵。

【赏析】

《九日菊》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重阳时节独自赏菊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孤高傲世、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全诗意境清幽,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前两句写菊之美丽,后两句写菊之品格,以景衬人,借花明志,寓意深远。

首句“九月黄花正是时”点出了时间是九月初秋,此时正值菊花盛开的时候。“九月”、“黄花”是诗人观察的客观事物,“正是时”是诗人主观上的体悟。“九”、“月”、“黄”三个字都是用颜色来表现的,而且都是形容词,这就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菊花本身。接着,作者又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青女”(霜神)比作“催花匠”,说霜神催着花儿竞相开放。“谁催青女试瑰琦?”这一句既写出了霜气逼人,也写出了菊花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的情态。

第三句“冰天雪夜无人问”,紧承上文,进一步写出了霜天的环境气氛,同时也照应了题目“九日菊”。这时的菊花,已从含苞待放到怒放,色彩艳丽,香气袭人。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忙于避寒,谁还顾得上观赏这些美丽的菊花呢?

最后一句“玉质金相我自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主旨所在。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菊花在冰天雪夜里无人欣赏,但它自己知道它的美质。“玉质”是形容菊花的纯洁高雅;“金相”是形容菊花的华贵艳丽。诗人把自己人格的高尚和情操的高雅比喻为菊花的纯洁高雅。诗人通过咏菊,抒发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求闻达、甘于寂寞的情怀。

以菊花自喻,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人以九月初秋的重阳节为背景,通过对菊花不畏严寒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在冰天雪夜里仍然吐露芳香的形象描写,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独善其身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