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风微扇闲池阁,深林翠阴人静。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虹明雨润。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
西轩晚凉又嫩。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蜕剪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残声送暝。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

【注释】:

  1. 齐天乐:词牌名,多用为宋代词人的作品。

  2. 馀闲书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书院,位于江西吉安。

  3. 拟赋蝉:作者在书院内想象并创作一首关于蝉的诗词。

  4. 柳风微扇闲池阁:描述夏日的柳树轻轻摆动,仿佛是一把轻扇,悠闲地吹动着池塘边的楼阁。

  5. 深林翠阴人静:描述深林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了一片翠绿的阴影,让人感到宁静。

  6. 谁调金奏:谁在弹奏金色的乐器,暗示了音乐的美妙和动人。

  7. 流空清韵:形容声音清澈、悠扬,如同从空中飘荡而来。

  8. 虹明雨润:彩虹明亮,雨水滋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9. 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中午的梦境被惊醒,有人在娇艳的花朵前喝得烂醉如泥。

  10. 西轩晚凉又嫩:西边的窗户里,傍晚的凉风又显得那么清新。

  11. 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向着树上占有,像银露一样覆盖整个树枝。

  12. 蜕剪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蜕去旧皮的蝉翼,轻盈而美丽;翅膀翻飞如薄纸,秋天到来时容易受到惊吓。

  13. 残声送暝:夜晚将至,蝉的声音逐渐消失殆尽。

  14. 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夕阳斜射,时光流逝,使人感到岁月无情。

  15. 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淡淡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叶洒下,留下斑驳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余闲书院所作,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和蝉鸣之声。全词通过对夏日景色和蝉鸣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柳风微扇闲池阁”,描绘了夏日的柳树轻轻摆动,仿佛是一把轻扇,悠闲地吹动着池塘边的楼阁。这一句描绘出了夏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深林翠阴人静”,描述了深林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了一片翠绿的阴影,让人感到宁静。这一句进一步描绘出了夏天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描述了在琴声中,谁在弹奏金色的乐器,声音凄厉而悠长。这里使用了“渐”和“谁”这两个字,表现出了一种微妙的氛围。

然后是“虹明雨润,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描述了彩虹明亮,雨后滋润,刚刚落在庭院的树枝上。中午的梦境被惊醒,有人在娇艳的花朵前喝得烂醉如泥。这里通过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种变化莫测的气氛。

接下来的几句“西轩晚凉又嫩。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蜕剪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残声送暝。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夏夜的美丽景色。其中,“西轩晚凉又嫩”描绘出晚秋的凉爽;“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描绘出月光照耀下的景色;“蜕剪花轻,羽翻纸薄”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蝉在夜晚的飞舞姿态;“老去易惊秋信”则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几句“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夏夜的美丽景色。其中,“淡月疏桐”描绘出月亮和梧桐叶的轮廓;“半窗留鬓影”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照射在头发上的样子。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和蝉鸣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