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斜阳,乱蛩衰草,天净秋远。独立西风,星星鬓影,疑被蕖霜染。蹇修何处,秋深湘水,隐约数峰青浅。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谁倚阑凄惋。
瑶箱翠袭,玉奁芸剪,暗里泪花偷溅。一日思量,十年瘦削,春色回眸减。雕鸾好在,文箫重许,罍酒试香庭苑。正销魂,馀霞散碧,暮鸦数点。
【注释】
- 永遇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水龙吟”。
- 一雁斜阳:孤雁南飞,斜阳西下。
- 乱蛩衰草:蟋蟀在枯草中鸣叫,声音杂乱。
- 天净秋远:天空湛蓝,秋天遥远。
- 蹇修:指织锦的工匠,这里借代思念的人。
- 秋深湘水:湘水在秋季更深,暗示思念之人不在。
- 亭亭皓月:形容月亮明亮高洁。
- 瑶箱翠袭:用翠绿色覆盖的箱子,比喻美好的人。
- 文箫重许:文箫再次被允许。
- 罍(léi)酒试香:用罍装的美酒来品尝。
- 正销魂:非常伤心欲绝。
- 馀霞散碧:晚霞散去,只剩下一片碧空。
【赏析】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以景起兴,抒发了作者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上阕开头三句:“一雁斜阳,乱蛩衰草,天净秋远。”写的是秋天的景象。斜阳映照着大雁飞翔的方向,蟋蟀在衰草中发出凄厉的叫声。天空湛蓝而深远,秋天已经来临,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那么宁静、那么空旷。这种景色和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接着两句:“独立西风,星星鬓影,疑被蕖霜染。”这几句是对上句景色的进一步渲染。诗人伫立在这空旷的天地之间,西风吹拂着他那如雪的头发,星星点点,仿佛是霜花落在他的鬓发上。他独自站在那里,似乎要与西风、寒霜融为一体。这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使他想起了远方的那个人。
过片之后两句:“蹇修何处,秋深湘水,隐约数峰青浅。”这里的“蹇修”是指织锦的工匠,这里借代思念的人。秋天已经很深了,但这个人却不知身在何处。湘水中有数座山,它们隐现在雾气之中,看起来越来越模糊。这些山丘象征着远方的人,而他们却始终没有出现。
接下来四句:“想而今,亭亭皓月,共谁倚阑凄惋。”“想而今”三字表明了时间已到了深夜,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栏杆旁,面对着明亮的月光,心中充满了凄凉和悲伤。明月高悬,皎洁无瑕,但诗人却无法与心爱的人共享这份美好。他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感叹自己的孤单和无助。
最后两句:“瑶箱翠袭,玉奁芸剪,暗里泪花偷溅。”这里用瑶箱和翡翠盒子比喻美好的人。文箫和芸草则分别代表着文人和女性。诗人在思念中流泪,泪水在不经意间滑落在瑶箱、翠盒等物品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这种无声的哭泣,更增加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幽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以景起兴”的艺术手法,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