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知道神生嵩岳,大庾岭边和气,未足助欢声。小试活人手,详谳命公行。
赣滩石,青原雨,快阁晴。西江一带风物,尽把祝长生。福与此江无尽,寿与此江俱远,名与此江清。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

水调歌头·其二寿林府判

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知道神生嵩岳,大庾岭边和气,未足助欢声。小试活人手,详谳命公行。

赣滩石,青原雨,快阁晴。西江一带风物,尽把祝长生。福与此江无尽,寿与此江俱远,名与此江清。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

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其二》是苏轼为寿昌知府林府判而作的一首词。全词以颂扬林知府的才华和政绩为主题,表达了对林知府的美好祝愿和敬仰之情。

词的开头“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描绘了一幅热闹喜庆的场面,别驾(官名)在车上回旋行驶,父亲老人们围着酒杯畅饮。这里的“映旋轸”形象地描绘了别驾的威武形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而“父老绕称觥”则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画面,人们围坐在酒桌旁畅饮庆祝,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风俗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场面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西风象征着秋风萧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于役”则意味着忙碌奔波,无法安享宁静的生活。而“造物岂无情”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叹,感叹上天为何如此不公,让人们在世间劳碌奔波,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幸福。这两句既揭示了人生的无奈和感慨,又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感叹。

接下来“知道神生嵩岳,大庾岭边和气,未足助欢声。”则是对林知府才华与成就的颂扬。这里通过“嵩岳”和“大庚岭”等自然景观来比喻林知府的高洁品质和崇高境界。而“未足助欢声”则表示虽然有了这些美好的背景,但还不足以让欢声笑语更加悦耳动听。这既赞美了林知府的品质和成就,又表达了对其高洁品质的敬仰和欣赏。

然后“小试活人手,详谳命公行。”则是对林知府智慧与决断能力的赞扬。这里的“小试活手”和“详谳命公行”分别指代了林知府处理事务的智慧和决断能力。通过这些词语,表达了对林知府聪明才智和果断行事的赞赏之情。同时,这也寓意着林知府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事务,为百姓带来福祉。

最后“赣滩石,青原雨,快阁晴。西江一带风物,尽把祝长生。”则是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祝福。这几句通过对赣滩石、青原雨、快阁晴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寓意着林知府能够像大自然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西风底事”、“造物岂无情”、“嵩岳”、“大庾岭边和气”等,既增添了词的艺术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林知府的赞美和敬意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