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话南征,船头转、三千馀里。未叹此、浮生飘荡,但伤佳会。满眼青山芳草外,半篙碧水斜阳里。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
清时事,羁游意。尽付与,狂歌醉。有多才南阮,自为知己。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注释】

莫话南征:不要谈论往南远征的事。

船头转、三千馀里:指从家乡到玉山有数千里之遥。三千,古代以万为计,千三百,这里用“三千”表示其多。

未叹此、浮生飘荡,但伤佳会:没有感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指被贬),只是伤感这次聚会的难得。

满眼青山芳草外:只见眼前是连绵不断的青山和绿草。芳草外,指青山的外面。

半篙碧水斜阳里:只看见一半在碧水中流,另一半在阳光照耀下的影子里。

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询问这江边哪里有荷花生长得深一些(因为靠近水边),渔人给我指点。芰荷,即莲,一种水生的植物。深,这里是说荷花开得茂盛。

清时事,羁游意:这是清官的事情,也是我游宦在外的心情。清,清廉。羁,旅居。

尽付与,狂歌醉:都交给我的狂放的歌声和酒来消遣。

有多才南阮,自为知己:我有许多才艺,可以和阮籍相比(阮籍是魏晋名士,能诗善酒,常醉酒不醒)。南阮,指阮籍。

不似朱公江海去: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江海(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后弃官归田园。

朱公,指陶渊明。朱公江海去,即陶渊明辞去官职归隐江海的故事。

未成陶令田园计:还没有完成陶渊明那样的田园隐居生活计划。

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即使楚地的风景比家乡好,又有谁和我相对呢(这里的“对”,同“怼”,意为“对着”,“对答”。)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赴玉山之谪后与诸父泛舟大泽时写的一首别词。词中抒发了作者因遭贬谪而感到的惆怅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全词语言平易自然,风格豪迈,情调激昂。

上片写离别情景。起首三句点明送别地点在大泽(今河南滑县东南)。接下去写别后所见景物:一望无际、波光粼粼的湖水,在斜阳下显得更加明媚;青山之外还有一片青草,似乎暗示着离别之后又回到了原地。这三句描绘出一幅离愁别绪的图画,使人仿佛看到作者乘舟而行,目送青山绿水,不觉间已到了分手之地。

过片承前启后。作者借古喻今,指出自己的遭遇和陶渊明一样,都是由于做官不顺心而被罢官。但是陶渊明已经辞官归隐去了,而自己却还要继续做官。所以作者发出了“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的感慨。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情绪,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心。

结尾两句宕开一笔,由眼前的景色想到将来的情景。作者虽然渴望能够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但又担心自己的命运不如陶渊明。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意思是说即使楚地的风景比家乡还好,又有什么人能与我相对呢?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叹息,也是对朝廷不能重用自己、让自己实现抱负的无奈抱怨。

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生动,意境开阔而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