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高可强欢,听歌莫放玉杯乾。
黄花烂漫宜新酒,白发稀疏落小冠。
桂水波光趋海急,峡山岚翠带云寒。
故乡万里知何处,更凭朱栏向北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九日登高可强欢,听歌莫放玉杯乾”:九月重阳节登高可以强欢,听到歌声不要喝干酒杯。“强欢”,强自快乐。
“黄花烂漫宜新酒,白发稀疏落小冠”:黄花满山盛开适宜新酿美酒,满头白发稀疏适合戴上小帽。“黄花烂漫”,指重阳的菊花。“宜新酒”,指重阳节饮酒习俗。
“桂水波光趋海急,峡山岚翠带云寒”:桂水波光奔流如马,峡山岚气青翠而带着寒冷的气息。“桂水”,指桂林的水。
“故乡万里知何处,更凭朱栏向北看”:我离开故乡已经很远了,不知在何处?只能凭依着栏杆向南眺望。“知何处”,不知道在哪里。“朱栏”,红色栏杆。“北看”,指凭栏远眺。
【答案】
译文:
九月重阳节登高可以强欢,听到歌声不要喝干酒杯。
黄花满山盛开适宜新酿美酒,满头白发稀疏适合戴上小帽。
桂水波光奔流如马,峡山岚气青翠而带着寒冷的气息。
我离开故乡已经很远了,不知在何处?只能凭依着栏杆向南眺望。
赏析:《九日登北楼示客》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重阳时节登高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人生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人被后人合称为“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边塞风光为主,其中《凉州词》、《登鹳雀楼》等名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