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关情处,是闻鸡半夜,击楫中流。
澹烟衰草连秋。听鸣鴂声声相应酬。叹霸才重耳,泥涂在楚,雄心元德,岁月依刘。梦落莼边,神游菊外,已分他年专一丘。长安道,且身如王粲,时复登楼。

诗句翻译:

抚剑悲歌,纵有杜康,可能解忧。
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

译文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感慨。首句“抚剑悲歌”描绘了诗人手持剑柄,悲愤地歌唱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的决绝。第二句“纵有杜康,可能解忧”则表示诗人尽管有着酒的力量,也无法缓解他内心的忧愁。第三、四句“为修名不立,此身易老;古心自许,与世多尤”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名誉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最后一句“平子诗中,庾生赋里,满目江山无限愁”则是引用了汉代文人平子(张衡)和庾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

关键词注释:

  • 抚剑悲歌:形容诗人激动的情绪,手持剑柄如同抚摸着悲伤的歌声。
  • 杜康: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酒,常用来象征逃避现实的方法。
  • 修名不立:指无法建立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 此身易老:强调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古心自许:表示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 与世多尤:与世俗的人相比,显得过于耿直和不合群。
  • 平子:指张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以《两都赋》著称。
  • 庾生:指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曾因家国沦丧而流落至南方。
  • 江山无限愁:形容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充满了忧愁。

赏析:

陈人杰的这首《沁园春·次韵林南金赋愁》是一首充满深意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和自己情感的真实表达,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一个时代的文人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无奈与担当。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境的描述,也是对整个时代精神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