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剥枯崖,何处邮亭,玉龙夜呼。唤经年幽梦,悠然独觉,参横璇汉,漏彻铜壶。漠漠风烟,昏昏水月,醉耸诗肩骑瘦驴。孤吟处,更寻香吊影,搔首踟蹰。
古心落落如予。悄独立高寒凌万夫。对荒烟野草,浅溪沙路,班荆三嗅,此意谁如。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难穷处,待凭将妙手,作岁寒图。
沁园春
霜剥枯崖,何处邮亭,玉龙夜呼。唤经年幽梦,悠然独觉,参横璇汉,漏彻铜壶。漠漠风烟,昏昏水月,醉耸诗肩骑瘦驴。孤吟处,更寻香吊影,搔首踟蹰。
古心落落如予。悄独立高寒凌万夫。对荒烟野草,浅溪沙路,班荆三嗅,此意谁如。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难穷处,待凭将妙手,作岁寒图。
注释:
- 霜剥枯崖:形容山石因长时间被霜雪侵蚀而变得干裂粗糙的景象。
- 玉龙夜呼:比喻月光如玉龙般在夜空中飞舞。
- 经年幽梦:长时间的梦境。
- 悠然独觉:静静地独自醒来。
- 参横璇汉:指北斗七星在夜空中排列成斗柄形状,横指在西方。
- 漏彻铜壶:古代计时器中的铜壶被漏出的水完全填满。
- 漠漠风烟:形容烟雾迷蒙的景色。
- 昏昏水月:模糊不清的水月景象。
- 醉耸诗肩:形容诗人酒后显得豪放不羁的样子。
- 孤吟处:独自吟咏的地方。
- 香吊影:闻到花香而感到惆怅、失落。
- 搔首踟蹰:形容因为某种原因而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状态。
- 高卧南阳:隐居在南阳(今河南方城县)等地。
- 归来彭泽: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彭泽县。
- 风光还似无:风景依然美好,但已无法像以前那样欣赏了。
- 妙手:指高超的绘画技巧或医术。
- 作岁寒图:创作一幅描绘岁寒时节的作品。
赏析:
这是一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他对人生、时光流逝以及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分析:
词的第一句“霜剥枯崖”,描绘了山石因长时间被霜雪侵蚀而变得干裂粗糙的景象,这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作者通过“玉龙夜呼”和“唤经年幽梦”两句,表达了他在夜晚独自一人时,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沉浸在那些美好的回忆中。这种回忆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美好,也带来了一种淡淡的悲伤,因为它意味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参横璇汉”和“漏彻铜壶”两句,描绘了夜晚星空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漏”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铜壶被漏出的水充满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同时,“漠漠风烟”和“昏昏水月”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词中所蕴含的时间流逝的主题。
“醉耸诗肩”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饮酒吟诗,展现出他豪放不羁的一面。然而,“孤吟处,更寻香吊影,搔首踟蹰”这几句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困惑,他可能在寻找一种情感寄托或者安慰。这种情感的纠结,使得诗人陷入了一种难以抉择的境地,既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又害怕失去曾经的美好时光。
“高卧南阳”和“归来彭泽”两句,分别描述了诗人选择隐居在南阳和回到彭泽的生活状态。这些经历虽然可能让他更加接近自然和宁静的生活,但也给他带来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因此,他不禁发出了“难穷处,待凭将妙手,作岁寒图”的感慨,表示自己虽然努力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但仍然无法逃脱孤独和困境。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情感状态的刻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以及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同时,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