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有,岂特冠湘南。趁取脚轻健,相与上高寒。
避秦者,君莫问,意其间。祖龙文密,至今草木尚愁颜。赢得功成丹鼎,久矣乘风而去,跨鹤与骖鸾。犹有白云在,镇日绕禅关。
水调歌头·金石萃编
云:郡丞晋陵张友仁仲父,以绍定庚寅二月十六日游澹岩,赋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有,岂特冠湘南。趁取脚轻健,相与上高寒。避秦者,君莫问,意其间。祖龙文密,至今草木尚愁颜。赢得功成丹鼎,久矣乘风而去,跨鹤与骖鸾。犹有白云在,镇日绕禅关。
注释:
《水调歌头·金石萃编》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作者游览澹岩的所见所感。下片抒发作者对世事的感慨,表达出作者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思想感情。
石屋(shí wū):指山间岩石上的房屋,即石室,石室中供奉佛像。
峭壁(qiào bì):陡直的山崖。巉(chán)岩:形容山崖陡峭险峻。
天造(tiān zào)地设:天然生成的,这里指大自然的造化。
谁复(shuí fù):还有谁呢?
讵(jù)谓(wèi):难道不说……吗?
涪翁:指宋代诗人范成大,范成大曾在四川做过官,故称他为“涪翁”。
冠(guān):居首位。这里是第一的意思。
趁取:赶得上,抓住机会。
相(xiāng)与:一起,一同。
高寒(gāo hán):指高处寒冷的地方。
祖龙:指秦始皇嬴政,因为嬴政自称“始皇帝”而得名。
祖龙文密:秦始皇的法令严密。
丹鼎(dān dǐng):古代炼丹术所用的鼎。
乘(shèng)风而去:乘着风飞去。形容迅速离去。
跨鹤(kuà hè):骑上仙鹤,传说仙人骑着鹤升天。
骖(cān)鸾(luán):驾着鸾凤,比喻神仙。
白云:代指隐居之地。
禅关:佛教语。禅宗修行者所住之地称为“禅关”,这里指佛教修行场所。
赏析:
《水调歌头·金石萃编》:这是张孝祥登临澹岩后所作之词。全词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思想感情。
上阕写景抒情。首句写澹岩地势高旷,次句写峭壁峥嵘,三句写天造地设,四句写世人对此赞叹不已。五至八句写作者登山观海的壮举。六句写作者登上山顶,俯瞰群峰,意气飞扬,七句写作者攀援而上,八句写作者欲登绝顶。九句写作者欲与古人比肩而立,十句写作者欲与古人共论天下英雄。十一至十三句用典,写作者欲效仿古人,建功立业,但因种种原因,终不得志,只好退隐山林。十四句写作者退隐后,仍心系江山,希望有朝一日再展雄姿,重登绝顶。
下阕由景入情,写作者登临澹岩后的感想。十二句写作者登高望远,感慨人生易老。十五句借古人自喻,写作者功成身退,归隐山林,寄情山水。十五句写作者虽功成名就,但仍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渴望继续追求更高的境界。十六句写作者虽退隐山林,但仍然关注世事。十七句写作者虽然已经远离尘嚣,但仍心系国家大事。十八句借古讽今,写作者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失望。最后两句写作者虽已退隐,但仍心存天下,希望有人能继承他的遗志。
整首词语言豪放,气势磅礴,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