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
幽寻。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尚记得归时,鹤衣散影都是云。

忆旧游 · 大都长春宫,即旧之太极宫也

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

注释:

  1. 方壶:指天球。
  2. 垂光:下垂的光芒。
  3. 阊阖:古代神话中天帝的门户。
  4. 黄道:指太阳运行的轨道。
  5. 丹气:道家修炼者炼丹时产生的气体。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长春宫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全诗以咏物起兴,然后转入自己的想象与感慨,情感深沉,意境开阔。
    第一句“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描绘了长春宫周围景色的美丽。方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球,被拥翠包围着,象征着天空的广阔无垠。太极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象征,代表着宇宙的根本规律。这里用来形容长春宫周围环境的壮丽,以及大自然的美好。接着,“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阊阖是古代神话中天帝的门户,开黄道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绿章封事则暗示着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春耕。这里的“飞上层青”可能是指春鸟飞翔于天空之上的情景。这两句通过描绘长春宫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春天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则是对长春宫内部的描写。古台半压琪树,指的是长春宫中的古台被琪树(一种珍贵的植物)所覆盖,给人一种庄重而古朴的感觉。引袖拂寒星则描绘了作者在长春宫内部行走时的情境,袖子轻轻拂过寒星,仿佛是在触摸着星星的轨迹。这两句通过对长春宫内部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其古老而庄重的氛围。
    第三句“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则是对长春宫外部的描写。玉冷闲坡可能是指长春宫内的玉石雕刻品或装饰,给人一种冷清而优雅的感觉。金明邃宇则形容长春宫建筑的华丽和辉煌,金碧辉煌,彰显出皇家的尊贵。人往深清则可能是指长春宫中来往的人群并不多,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几句通过对长春宫外部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其富丽堂皇的氛围。
    第四句“幽寻。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则是对长春宫历史的追溯。幽寻表示作者对长春宫的追寻和探索,自来去则意味着长春宫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和发展。对华表千年则可能是指长春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华表作为古代建筑的一部分,见证了长春宫的历史变迁。天籁无声则可能是比喻长春宫内部环境宁静祥和,没有外界的喧嚣干扰。这几句通过对长春宫历史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其悠久而庄重的历史底蕴。
    第五句“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则是对长春宫长生不老理念的表达。别有长生路暗示了长春宫有着独特的修行和追求长生的方法。看花开花落则表示长春宫的人们关注自然的变化,同时也寓意着他们的修养和心境随着四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无处不春风则强调了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这几句通过对长春宫长生不老理念的表达,进一步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第六句“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描绘了长春宫露台上的景致。露台深锁丹气则描绘了露台深处弥漫着浓郁的丹气,这种丹气通常被认为是道士修炼时所产生的神秘气息。隔水唤青禽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作者似乎能听到水声中传来的鸟儿叫声,感受到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这几句通过对露台上景致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长春宫的独特魅力和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长春宫的壮丽景观、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理念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