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当日,曾奏凌云赋。落笔纵横妙风雨。记扬鞭辇路,同醉金明,穷胜赏,不管重城已暮。
旧游如梦觉,零落朋侪,遗墨淋漓尚如故。况神洲北望,今已丘墟,伤白璧、久埋黄土。但空似、灵光岿然存,怅朗月清风,更无玄度。
【译文】:
司马相如当年,曾奏凌云赋。落笔纵横妙风雨。记扬鞭辇路,同醉金明,穷胜赏,不管重城已暮。
旧游如梦觉,零落朋侪,遗墨淋漓尚如故。况神洲北望,今已丘墟,伤白璧、久埋黄土。但空似、灵光岿然存,怅朗月清风,更无玄度。
注释:
1.洞仙歌:词牌名。
2.相如(司马相如):指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人,汉武帝时为文史职官。
3.当日:当初。
4.曾奏凌云赋: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5.落笔:指写作。
6.纵横:纵横驰骋。
7.妙风雨:形容气势磅礴,如同风雨一般。
8.金明:指金马门,汉宫门名。
9.穷胜赏:极尽欣赏。
10.重城:指长安城。
- 同醉:一起饮酒作乐。
12.梦觉:醒来。
13.零落朋侪:指朋友零散。
- 遗墨:指留下的墨迹。
15.淋漓:犹酣畅。
16.神洲:即神州。
17.丘墟:指废墟。
- 白璧:比喻美好的玉器。
- 黄土:指坟墓。
- 灵光:佛家的灵光,指佛教的教义。
赏析:
此词以“梦觉”二字领起,首句写司马相如当年的豪情壮志。他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建树,而且对当时的政治生活也有过积极的影响。第二句承上启下,写他在武帝身边受到重用,曾与天子一同游猎。第三句进一步写他的豪气,挥笔写下《上林赋》,气势磅礴,有如风雨般激荡。第四句又回到现实上来,点出司马相如已经离京而去,不再参与宫廷的生活了。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句。作者在这里既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看法。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又回到了现实之中。第五句说司马相如的旧游之地如今已是破败荒凉之境,昔日繁华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第六句则直接点明司马相如的死讯,感叹他曾经为朝廷立下的赫赫战功和显赫地位都已化为乌有,只能白白地埋葬在黄土之下了。最后三句,词人又回到了对司马相如生前事迹的回忆之中。第七句回忆当年司马相如与武帝一起出游的情景,第八句则描写司马相如的书法作品依然栩栩如生,仿佛还留在世间一样。第九句再次回到现实之中,感叹司马相如的一生已经结束。最后三句是本词的结尾,词人通过对司马相如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人无尽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