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罢天厨碧玉觞。仙韶九奏少停章。何人采得扶桑椹,捣就蓝桥碧绀霜。
凡骨变,骤清凉。何须仙露与琼浆。君恩珍重浑如许,祝取天皇似玉皇。
饮罢天厨碧玉觞。仙韶九奏少停章。
何人采得扶桑椹,捣就蓝桥碧绀霜。
凡骨变,骤清凉。
何须仙露与琼浆。君恩珍重浑如许,祝取天皇似玉皇。
【注释】:
饮罢天厨:喝完天上的酒宴。天厨,指皇宫中的御膳房。
仙韶:《楚辞·招隐士》“余不忍为此态兮”句,王逸注:“《离骚》云:‘令尹见之灭其瞳兮,自夫适荆国之商众。’商众者,楚三户也。”又引王逸说:“《楚辞》云‘令尹见之灭其瞳兮,自夫适荆国之商众’。夫商众者,楚三户,比于汉家,犹一州也。”后遂以“商”为楚国的别称。韶,乐章。
九奏:古乐十二律调,每律为八音,故九律为十八调,亦谓九奏。
何人采得:谁能采到。
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地。
蓝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见的地方,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绀(gàn):黑色。
蓝桥碧绀霜:即碧绀霜(蓝),这里指用蓝汁制成的冰。
凡骨:凡人之身。
变:改换。
骤:突然。
瑶池: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琼浆:美酒。
君恩:指皇上的恩泽。
珍重:珍惜,重视。
天皇:指天皇大帝。
【赏析】:
上片写饮宴的情景和感受。词的开头“饮罢天厨碧玉觞”,表明宴会已结束,饮酒之后,诗人感到心旷神怡,飘飘然有凌云之感。“仙韶九奏”,是说宴会上的乐声美妙动听,令人陶醉。但宴会终归是要散场的,于是诗人想到,这九曲妙曼的乐章,也该收尾了。“何人采得扶桑椹?”诗人由筵席的欢乐转入对自然界的观察。他发现,那扶桑树上结着的果实,是那么神奇,竟能让人品尝到仙家的食品。接着,他又联想到,这仙家的食品,大概也并非什么稀罕物吧。因为“捣就蓝桥碧绀霜”,便足以说明问题。这两句,既点明了“扶桑椹”的出处,又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将筵席上所喝的“天厨碧玉觞”,与神仙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了宴会的神秘气氛。
中片写筵席结束后的感受。从前面的描写可知,这场盛宴是相当热闹的。然而,热闹过后,宴会即将散去,人们的心情不免会感到怅惘、无聊,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空虚感。“凡骨变,骤清凉”,正反映了这种心情的变化。在这里,“凡骨”指的是凡人的身体,“骤清凉”则是形容筵席散去后那种空荡荡的感觉。由于宴席散去,诗人感到身上凉意顿生,这是环境造成的。但更主要的,还是筵席散去后,诗人内心的空虚引起的。而这种感觉,又是与宴前筵后的欢娱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
下片写筵席散去以后的感想。筵席散了,诗人感到空虚,但又觉得不全是空虚。因为筵前的宴饮,筵后的清静,都是难得的。诗人不禁想到,皇上对他的恩情是多么深厚啊!想到这里,他便不禁要发出由衷的赞美了。“君恩珍重浑如许”,是说皇上的恩情如此地深重,简直无法估量。而皇帝对自己如此恩宠,自己又怎能忘记呢?“祝取天皇似玉皇”,便是在这种感情驱使下说出的话。这里的“玉皇”是天上最高贵的神祇,它与“天皇”相比,自然是高不可攀的。但诗人却要“祝取天皇似玉皇”,足见他对皇上的感激之情是多么地深重啊。
全词通过对宴饮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筵席散后产生的感慨,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对皇上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