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苕溪,惯弄五亭月笛,四水烟蓑。何事毗檀门外,马驻长坡。野花中、乱红杳霭,小桥外、叠翠嵯峨。且颜酡。但存长袖,舞倒婆娑。
云何。主盟惠政,春行五马,月皎千波。赢得宾僚,听隔墙、无事高歌。帐烟寒、瑞麟影坠,帘雾细、宝鸭香多。试蹉跎。一枰落日,又送樵柯。
【注释】:
- 苕溪:即苕溪。
- 五亭月笛: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子夜吴歌四首》之一:“青楼对紫阁,丝竹随箫管。水楼花欲暮,月上正西楼。”
- 毗檀门外:佛教圣地,梵语“毗楞耶”的音译,意译为“清净土”。
- 长坡:指唐时扬州长堤,又名十里长坡,因堤边有长坡村而得名。
- 颜酡(dú):脸泛红光,形容酒醉的样子。
- 主盟(méng):主持盟会。
- 惠政:施惠于民的政策、措施。
- 宾僚(láo):同僚。
- 瑞麟(lín):麒麟。
- 樵柯:指樵夫的斧头柄。这里以樵夫的斧头柄比喻自己的笔杆。
【赏析】:《和维扬晁侍郎寄伯强》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与晁端伯在扬州相游的情景,下片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怀。全词语言朴实,不事雕琢,风格豪放,感情深沉,是张元干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