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德婺虚,联辉魁宿,天启儒英。正仲春蓂阶,三留叶秀,晓来蓬矢,六挂门荣。星昴庭萧,神嵩降甫,怎似今朝记始生。当此际,有满城和气,万井欢声。
龚黄政事勋名。镜里文书吏胆惊。况百年经界,于今修复,四贤道学,至此彰明。月对艳阳,日逢初度,紫诏行催觐玉京。黄堂上、寿觞称处,介福邦民。
【译文】
二月十七号,婺州举行科举考试。
科举录取了状元、榜眼和探花三名进士。
文昌星在天空中照耀,儒士们开始记起自己出生的日子。
当此之际,满城欢声笑语,万家灯火。
龚黄是朝廷的重臣,治理国家的政绩和功勋。
他们像镜子一样照见自己的胆量和才能。
何况现在百年的赋税已经修复好了。
四位贤人的道德学问,到此时期得到了彰显。
月色明亮,阳光明媚。
紫诏牌催促人们觐见玉皇大帝。
黄堂上的寿觞称颂着人们的功德,祝福国家和人民永远安康。
【注释】
- 毓德婺虚:婺州的学子在这里接受教育。
- 联辉魁宿:科举考试后,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一起登上状元楼,互相祝贺。
- 仲春蓂阶:农历二月,人们看到蓂草开花,认为这是吉利的征兆。
- 三留叶秀:科举录取的三名进士,他们的才华和品德都很出色。
- 蓬矢六挂门荣:科举录取后,考生的家人都很高兴,就像悬挂在门户上的箭一样。
- 星昴庭萧:科举录取后,人们仰望星空,感到心情舒畅。
- 神嵩降甫:科举录取后,考官对考生的才学表示赞赏。
- 镜里文书吏胆惊:科举考试后,官员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
- 百年经界:科举录取后,人们认为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好机会。
- 四贤道学:科举录取后,人们认为四位进士都是贤明的学者。
- 紫诏行催觐玉京:科举录取后,皇帝派遣使者前来召见考生。
- 黄堂上、寿觞称处:科举录取后,官员们为考生庆祝生日,祝愿他们长寿。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科举考试的诗篇。诗人通过对科举考试过程的描述,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视和对优秀学子的赞扬。同时,也展现了科举考试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如家庭幸福、国家繁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