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畔双松百尺长。当时亲自见刘王。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
南粤路,汉宫墙。晚风历历说兴亡。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双松百尺长:指古双松树。

刘王:指晋武帝司马炎,字公台,西晋开国皇帝,曾封为楚王。

莲花水:指晋朝的开国功臣王敦所建立的东晋王朝(公元301-420年)时,王敦在建康城外的石头城筑起高高的护城河,并在此设宴饮酒作乐,称为“莲花池”。后来,人们把王敦建立的这个王国也称为“莲花池”,即东晋王朝。

将军洗马塘:指东晋开国元勋陶侃。

南粤路:指南越之地。汉宫墙:汉代皇宫的城墙。晚风历历说兴亡:指晚风中吹来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兴衰。摩挲东晋苍苔灶:意思是抚摸着晋朝遗留下来的青石板灶。

仙翁:指陶侃。炼药方:陶侃曾自言:“吾年已老,常患脚疾,合服药数丸如麻子大,置竹筒中行十步一丸,如是数十日,足下遂平。”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借咏双松树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表达了词人忧国忧民、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的思想感情。全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寓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词的前两句“西畔双松百尺长。当时亲自见刘王。”写词人来到双松树下,见到这棵高大挺拔的双松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刘毅和刘王,他们曾在晋武帝时期被封为楚王,后来建立了东晋王朝。词人站在双松树下,仿佛看到了当年晋武帝和刘王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当年的豪气与英姿。

词的后两句“山前今日莲花水,往者将军洗马塘。”词人来到了山脚下的莲花水边,这里曾经是晋朝将军陶侃的洗马塘。词人站在池塘边,看着眼前的景色,心中不由得涌起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第三句“南粤路,汉宫墙。”词人又想到了南粤路,这是古代南方的一个通道,也是通往汉朝的一条道路。在这里,词人想起了汉武帝时期的汉宫,那时的宫殿巍峨壮丽,充满了繁荣昌盛的气息。

词的末两句“晚风历历说兴亡。摩挲东晋苍苔灶,细说仙翁炼药方。”词人听着晚风吹过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过去的往事,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历历在目。他用手摸着东晋时代的青石板灶,仿佛看到了陶侃当年炼制药物的情景。

整首词通过对双松树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兴亡。词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氛围之中。同时,词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传说,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