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篇诗,三十六篇,以祈寿言。惟上天所佑,锡之君子,中心岂弟,盖有仁存。允矣我公,韦平世胄,学问于兹有本原。临民处,看精神秋彻,气宇春温。
由来淑景中分。第一日桑弧挂左门。是赋受不凡,仁而宜寿,笑渠谄子,徒费辞繁。命匪在天,算非由数,我只把公心地论。从今去,管亟登槐棘,福遍乾坤。
【注释】
寿许宰:祝贺许宰。
三百篇:指《诗经》。
祈:希望。
上天所佑:天赐的福佑。
君子:此处指许宰。
中心岂弟:心中充满和乐。
允矣我公:您真是一位君子啊!
韦平世胄:指西汉人韦平,是韦贤之子,曾任丞相,其家族以儒学为家学。
学问:学识。
秋彻:秋天的景色。这里用来形容许宰相的风度。
桑弧:古代婚礼时悬挂的乐器,象征吉祥。
笑渠谄子:指许宰相不计较别人的阿谀奉承。
命匪在天:命运不由天定。
算非由数:运数不由天数决定。
槐棘:指高官显位。
【赏析】
这首词是祝寿许宰相之作。上片起首两句,作者以《诗经》“三百篇诗,六义二”之语开篇,表明祝寿之意;“三十六篇”,则言祝寿者之数量之多,亦可见其对许宰相之重视。“惟上天所佑”,点题“祝寿”二字,并引出下文“君子”、“仁存”等词,说明许宰相之为人。下三句中,“中心岂弟”四字,写祝寿者内心之喜悦与祝福;“盖有仁存”一句,则表明许宰相之所以能得天佑,乃其内心之仁德也。“允矣我公”,赞许许宰相,“韦平世胄”,则指许宰相出身名门望族,有家学渊源,故称许宰相为“君子”。
下片起首四句,以景入笔,先写许宰相当朝执政,其气度不凡、精神爽朗。“由来淑景中分”,点明时令,并指出此日乃初春二月,正是一年之始,万物复苏之时,此时许宰相挂桑弧于左门,正象征着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是赋受不凡”,则进一步赞许许宰相非凡之才。“笑渠谄子”,则是说许宰相不以他人之谄媚恭维而动心,自有一股清高之骨气。“命匪在天”,表明许宰相之福泽并非天命所能决定,而是其自身努力的结果。“算非由数”,意味着许宰相之福泽更非由天数所能决定。末两句中,“从今去,管亟登槐棘”,既表达了作者对许宰相未来仕途顺利的祝愿,同时也暗含了作者自己欲追随左右之意。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有对许宰相之赞美,也有对官场腐败现象的讽刺;既有对个人前途的展望,也有对自己志向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