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情无着。晓雨尽,春寒弱。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不是花情薄。花元笑人萧索。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托。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对花羞,为花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碧牡丹”是全诗的题眼,也是全诗的中心意象。“睡起情无着”,写诗人醒来后,心中没有所思之人。“晓雨尽”“春寒弱”是说春天来了,雨也停了,可是诗人却因为思念而感到寒冷。“几日顿疏行乐”表明自己已经很久不与所爱的人约会了。“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是说诗人试图去数一数那些开在树枝上的花朵,然后询问这朵花的情感如何?“为谁开”“为谁落”表明这朵花是为了谁来开的,又是为了谁来落的。诗人通过这一设问,抒发了自己因相思而产生的寂寞之情。诗人在春天的时候,因为想念一个人,就感到了孤独、寒冷。“正愁却”,诗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爱人,所以感到忧愁。“不是花情薄”,诗人认为,并不是花朵无情,而是人太薄情。“花元笑人萧索”,诗人认为花儿本来笑着,可是人却如此萧条。“旧观千红”,诗人回忆过去看到的花开得很多,而现在却是一片萧条。诗人以花朵的开放和凋谢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答案】
译文:
清晨醒来后,心情却没有所思之人。
春天来临时,雨水都干了,我却觉得冷。
几天没有出门,也没有和所爱之人约会。
试着数着树枝上的花朵,想要了解这些花朵的感受。
它们是为了谁开?为了谁落?
忽然想起了我的恋人,心中顿时感到忧愁。
我并非无情,只是你太薄情。
花儿原本是笑着说我太萧索的。
过去的千红万紫,现在却变得如此萧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花朵开放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片写春日里对所爱之人的思念。首句写醒来后心中没有了所思之人。“晓雨”,点明季节。“尽”字写出了雨水的彻底干涸。“春寒”,说明天气还很冷。“酒盏飘零”,写诗人喝酒后,酒盏被风吹散了。“几日顿疏”两句写自己已经很久不与所爱的人约会了。“试数花枝”,点出题目中的“牡丹”。牡丹是一种富贵之花,此处借以象征所爱之人。“问此情何若”,意思是想询问一下这朵花的感情如何?“为谁开,为谁落”,这是诗人自问的话。“花元笑人萧索”,这是说花儿本来是笑着的,可是人却如此萧条。“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托”,这是说以前看到的花开得很多,而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萧瑟。
下片由花及人,写诗人对爱情的思念。“正愁却”,忽然想起了所爱之人,于是感到忧愁。“不是花情薄”,诗人认为,并不是花朵无情,而是人太薄情。“花元笑人萧索”,诗人认为花儿原本是笑着说人太萧条的,可是人却不能理解花儿的心情。“旧观千红,”这是说过去看到过的千红万紫的花朵都不见了,只剩下一片萧条。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展望:“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希望有人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能够体会到自己对爱情的期待。“正愁却”,忽然想起了所爱之人,于是感到忧愁。“不是花情薄”,诗人认为,并不是花朵无情,而是人太薄情。“花元笑人萧索”,诗人认为花儿原本是笑着说人太萧条的,可是人却不能理解花儿的心情。“旧观千红,”这是说过去看到过的千红万紫的花朵都不见了,只剩下一片萧条。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展望:“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希望有人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能够体会到自己对爱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