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非游倦。身等嵇康懒。飞絮游丝,罥树沾泥春晚。偷得闲来,脚力欺人软。好山好水缘浅。春心眼。济胜劳夙办。
空想游仙汗漫。竿木登场,栈豆就恋嗟来饭。故事缑山,鹤驭鸾笙天半。翘首月明庭院。

碧牡丹用晏小山体,时近中秋

司马非游倦。身等嵇康懒。飞絮游丝,罥树沾泥春晚。偷得闲来,脚力欺人软。好山好水缘浅。春心眼。济胜劳夙办。

空想游仙汗漫。竿木登场,栈豆就恋嗟来饭。故事缑山,鹤驭鸾笙天半。翘首月明庭院。

【注释】:

  1. 碧牡丹:以唐代诗人韩偓的《香奁集》中的“碧牡丹”为题,这里可能是借用了韩偓的诗句。
  2. 晏小山体:指宋代晏几道的词风格,晏小山是他的别号,此处指作者模仿晏几道的风格进行创作。
  3. 司马:这里可能是指作者自己,也可能是因为使用了司马光的名字。
  4. 嵇康:指东晋名士嵇康,以其高洁著称。
  5. 飞絮游丝:指春天柳絮和杨花飘荡的景象。
  6. 庵院:指寺庙的庭院。
  7. 济胜劳夙办:意为准备迎接美好的时光,提前做好准备。
  8. 空想游仙:指想象中自己能像仙人一样逍遥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9. 竿木:指古代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
  10. 栈豆:指一种古代的食物,类似现在的黄豆面饼。
  11. 嗟来饭:指受到施舍的食物,常用于形容受尽屈辱。
  12. 缑山:指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
  13. 鹤驭鸾笙:指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坐骑,鸾和鹤都是仙禽。
  14. 翘首:指仰望,抬头望着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全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对月光、春风、柳絮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首句“碧牡丹用晏小山体”,采用了晏小山体的词风,使得诗歌显得更加优美和婉约。第二句“时近中秋”,则点明了季节背景,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础。第三句“司马非游倦”,既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又暗示了其内心的疲惫和厌倦。然而,第四句“身等嵇康懒”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豁达和从容。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飞絮、游丝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春天特有的氛围。同时,诗人也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第五句“偷得闲来”,表现了诗人在忙碌之余找到的闲暇,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第六句“脚力欺人软”,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悠闲和自在。
    在后文的诗句中,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然景观,通过对山水、春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同时,诗人也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使得诗歌更具哲理性。第七句“济胜劳夙办”,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准备。第八句“空想游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通过描述诗人仰望明月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