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屼金仙屋。素秋深、长空霁雨,万山如浴。惊破元戎呼小队,来看飞泉喷玉。正晚谷,清镜圆熟。还是紫微初度至,对禅关,自奏长生曲。留杖屦,倚松竹。
汉中念远眉休蹙。问擎天拄地,个事只今谁独。看领召环回鹢首,笑把江神要束。任碾破,澄波新绿。去了中兴台辅叶,挂貂蝉莫受风埃触。归绿野,种瑶簌。
【注释】
寿中书舍人:为中书舍人祝寿。中书舍人,唐官名,掌管制命诏诰的起草。寿词,祝寿词。突屼金仙屋:指山间高峻如金仙般的山峰。突屼,形容山峰高耸而陡峭。金仙屋,金碧辉煌的仙人居所,喻指高大险峻之山峰。素秋深,指深秋时节。万山如浴,形容秋色宜人,群山苍翠欲滴。惊破元戎呼小队,指秋天景色使远处的元戎(统兵的将领)都感到惊叹,纷纷赶来观赏。元戎,古时对高级将领的美称。看飞泉喷玉,指山间泉水如玉般清澈,喷薄而出。正晚谷,指秋天傍晚时分的谷地。清镜圆熟,形容秋天夜晚的月光像镜子一般明亮圆润。还是紫微初度至,指太阳刚刚经过上弦月,开始出现新月。紫微星,即北斗星,古人以紫微星代表天帝。对禅关,指参禅打坐。禅关,禅宗修行者静坐参禅的地方。禅关自奏长生曲,指参禅者自己奏起一曲《长生》。留杖屦,指留下拄杖和鞋子。留,保留。杖屦,指行僧。倚松竹,指靠在松树或竹子旁。松竹是隐士常用的伴景。
汉中念远眉休蹙,问擎天柱地谁独?汉中,地名,这里泛指汉江以南地区。念远,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眉休蹙,形容愁容不展。擎天柱地,比喻有支撑天地的力量。个事只今谁独,指现在世上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力量呢?个事,指个人的力量。只今,如今。谁独,指谁独自能担当这样的力量。看领召环回鹢首,指观看大雁南飞,从北方回到南方。领,率领,指挥。召环回,大雁在迁徙过程中,往往由一两只领头的雁带领着其他的雁向南方飞行。鹢首,大雁头部。要束,指指挥大雁向南飞行。笑把江神要束,指让江神听从自己的指挥。笑把,用笑容去驱使。江神,传说中主宰河流的神祇。要束,让……听从命令。任碾破,任由河水冲刷。澄波新绿,指清澈流动的水面上泛起的新绿色的涟漪。碾破,碾压、冲刷的意思。去了,离开。中兴台辅叶,指朝廷重臣辅佐皇帝。叶,辅佐之意。中兴,指国家政治清明、国势强盛的时代。挂貂蝉莫受风埃触,指不要沾惹尘埃,不要沾染世俗的污秽。挂,挂着。貂蝉,古代官员戴的饰物。风埃,尘埃。触,沾染。
归绿野,归隐于绿野之中。种瑶簌,指种植花草树木。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中书舍人的诗。中书舍人,掌管制命诏诰的起草官,是文职官员中的高级官员,因此贺词也相当庄重。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山林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愿之情。全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明快。
开篇四句写秋日山林之美。“突屼金仙屋”一句写金仙屋高峭突兀的景象,“素秋深”三句写深秋时节的山林景色。“惊破”二句写元戎看到这番美景而惊叹不已。“看”字写出了元戎对这景象的欣赏。“正晚谷”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秋意盎然的景象。“还是紫微初度至”一句写太阳刚过上弦月,开始出现新月。“对禅关”一句写诗人在禅房静坐。“自奏长生曲”句则是说诗人在禅房自作一曲《长生》,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长生的愿望;同时暗示了诗人与元戎的交往。“留杖屦”二句则写诗人在禅房休息的情景。“倚松竹”二句进一步渲染了禅房的幽静环境。“汉中念远眉休蹙”三句则写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汉中”句是说思念的人在汉中;“问擎天柱地”二句则进一步描写了友人的雄才大略;“看领召环回”二句则是说元戎已经率领部队返回家乡。最后两句则直接点题,祝福友人仕途光明顺达。“去了中兴台辅叶”一句暗含了诗人希望元戎能够辅助皇帝治理朝政的意思;“悬貂蝉莫受风埃触”一句则是告诫友人不要沾染世俗的污垢。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