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亿。百花过了,游蜂将次成蜜。
追思共醉西湖,诗朋馀几,俯仰成悲恻。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

【注释】

  1. 寒食:在清明前一两天。古代风俗,这一天禁火冷食。
  2. 次:留滞,逗留。
  3. 孙季蕃:即孙洙,字公素,北宋诗人、文学理论家,著有《易解》《春秋通例》等。
    【译文】
    重重庭院深锁,笑谈着侯鲭断绝,又逢寒食节。社瓮刚刚打开,春天浩荡无边,山野上漫山遍野的荠蕨被谁采?榆木柴火传新火,柳绵随风飘老。愁绪空自千万重。百花过后,游蜂将成蜜。
    追思与友人一起醉饮西湖,诗朋馀几,俯仰之间都感到悲恻。月照湖波,光万丈,还想念当时朋友的样子。黄鹄翩翩,白驹皎洁,莫要等到山神勒马。金貂箬笠,问它是否肯相换。
    【赏析】
    《念奴娇·其一》是宋代词人苏过(苏轼的弟弟)所写的一首咏史词。该词首写春日之景色;次写寒食节时,作者与友人在西湖饮酒赏景;三写词人追怀往事,感叹人事变迁;四写词人对友情的珍惜。
    “重门翠锁”三句,以“笑”字领起。“笑”,指欢欣喜悦的心情。“侯鲭断绝”一句说,如今侯鲭宴席已断,故作此言。“又逢寒食”,点题,说明寒食节已到。“社瓮初开”,是说社令已过,春意盎然,万物生长。“春浩荡”,是说春水浩荡无垠。“荠蕨漫山”,是说山野上漫山遍野的荠草蕨菜,无人采摘。以上几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榆火”“柳绵”,都是寒食节时特有的景物。“愁绪空千亿”,意思是说词人的愁绪无穷无尽,无法排遣。“百花过了”,是说百花盛开的季节已经过去了。“游蜂将次成蜜”,是说蜜蜂开始采集花蜜了。这里化用了杜甫的诗句:“采花东邻女,酿蜜北里君。”
    下片写词人与友人在西湖饮酒赏景的情景。“追思共醉”,是说追忆过去与友人在西湖饮酒的欢乐情景。“诗朋余几”,是说诗人的朋友只剩了几个。“俯仰成悲恻”,是说低头仰面之间,都感到悲伤和痛苦。“月射波心”,是说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犹想当年颜色”,是说想起当年与友人在一起时,他们那美好的容颜。“黄鹄翩翩”,是说黄鹤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白驹皎洁”,是说白马奔驰在草原上,洁白无瑕。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黄鹤和白马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自己却只能呆在这里,感叹时光的流逝。“莫待山灵勒”,意思是说不要等到山神来勒马阻止你离去。这里的“勒”是指阻止的意思。“金貂箬笠”,是说头戴金冠,身穿竹笠。这是对古代隐士形象的描绘。“问渠还肯相易”,意思是说问问这位隐居山林的人,他是否肯与我交换一下身份呢?这里的“渠”是指那位隐士,“相易”是指互换身份。
    全词通过对寒食节景象的描绘,以及追思与友人在西湖饮酒赏景的情景的叙述,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