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蒙。起行微月遍池东。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河痕:指月光映照在河面上的光影,这里形容月亮的投影。
夜半:深夜时分。
冥蒙:阴暗模糊。
起行:指起床。
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形容水中倒映着花朵的影子,花影摇曳在窗帘上的景象。
量减难追醉白:指酒量减少,难以再饮酒至醉。
恨长莫尽题红:指恨意难以表达,而无法把酒饮至尽兴。
画楼中:指高楼上的闺阁女子。
也要玉人:指也要让闺阁中的女子知道。玉人的代称。
秋风:泛指秋天的凉意或风声。
【译文】
深夜,河上的月光隐约可见,雨后天气阴暗迷蒙。起床时,月亮已经洒满池子东边,水中倒映着花朵的影子,花影也摇曳在窗棂上。
酒量减少了,难以再饮酒至醉;怨恨之情难以表达,而无法把酒饮至尽兴。雁声能够传到闺阁中的女眷那里,闺阁女子也应该了解秋风吹来的消息。
【赏析】
《西江月·夜半河痕依约》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婉转细腻,清新自然。全词以“西江月”为调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夜景图。
首句“夜半河痕依约”,写月光在河水中留下的投影,给人以朦胧之感,暗含作者此时的心情和心境。“夜半”一词,不仅点明了时间,而且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与幽雅,为下文的描写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句“雨馀天气冥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气氛。这里的“冥蒙”既形容天色昏暗,又暗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句“起行微月遍池东”,描绘了主人公起床后的情景。这里的“微月”指的是初升的月亮,它洒满了池塘,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而“起行”一词,则表明了人物已经开始活动起来。
四句“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活动场景。这里的“水影”、“花影”,既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帘栊”一词,则表明了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
五句“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是全词的情感高潮部分。这里的“量减”是指酒量减少,难以再饮酒至醉;“恨长”是指怨意难以表达,而无法把酒饮至尽兴。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六句“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则是全词的情感归宿部分。这里的“画楼中”指的是闺阁中的女眷们,他们应该了解秋风吹来的消息。而“也要玉人”则是说,也要让闺阁中的女子知道秋天的到来。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幽深静谧的夜景图,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也展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女词人的才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