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黄昏烟雨失前山。陟遍朱栏、酒噤不禁寒。
归来谁护衣篝火。倒拥文鸳卧。可堪连夜子规啼。唤得春归、人却未成归。

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黄昏烟雨失前山。陟遍朱栏、酒噤不禁寒。

归来谁护衣篝火。倒拥文鸳卧。可堪连夜子规啼。唤得春归、人却未成归。

注释:东风席卷走了辛夷树上的雪花,清明时节,我在外漂泊。黄昏时分,烟雨蒙蒙,视线模糊,仿佛丢失了前面那座山峰,只能依靠栏杆来辨别方向。

归来后,谁为我点起火堆取暖呢?我倒背着双手,抱着文绣的枕头睡觉。可是,半夜里子规鸟的叫声让我难以入睡,它不停地叫着,好像在呼唤春天回来,而我却无法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清明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在清明时节,独自在外漂泊,风雨中登山观景、品酒赏花的情景,以及深夜被子规声惊醒、思念家乡的情感。

上片起首三句写自己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情景。“东风卷尽辛夷雪”一句写天气由晴转阴,东风卷起了漫天飞雪,暗示着天气的变化。接着“逆旅清明节”一句,诗人以“逆旅”二字,点出此时已不在故地,而是身在他乡。这里用一个“逆旅”字,表明自己是在客居中度过的清明节。“黄昏烟雨失前山”,这句写黄昏时分,烟雨迷蒙的景象,使得眼前的景色都变得暗淡无光,诗人的心情也如同眼前的景象一般,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下片写自己孤独一人,在异乡过节的苦闷之情。“归来谁护衣篝火”一句写自己归来后,没有亲人朋友在身边照顾,只有冷清的篝火。这一句中的“谁护”一词,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又表现出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倒拥文鸳卧”一句,诗人以倒背着手的姿态,抱着文绣般的枕头,形容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妻子的思念。然而,“可堪连夜子规啼”一句,则将这种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子规鸟的叫声,是诗人听到的最美的声音,也是他心中最动听的声音。而这一夜,却被这子规声给搅得无法安宁。最后两句“唤得春归人却未成归”,更是直抒胸臆。虽然子规已经叫醒了春天,但是自己却不能像它一样回到家乡,心中难免有些伤感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情景描绘,以及对思乡情绪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同时,词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东风卷尽辛夷雪”、“烟雨失前山”、“文鸳卧”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