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红萸白酒,景物一年年,人渐远,梦还稀,赢得无穷恨。
钗分镜破,一一关方寸。强醉欲消除,醉魂醒、凄凉越闷。鸳鸯宿债,偿了恶因缘,当时事,只今愁,斑尽安仁鬓。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醉桃源”、“碧山秋”。双调九十七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十句六平韵。
近重阳:接近重阳节。
清秋:秋天,这里指重阳节。
东篱:菊花丛生,常栽植于庭院中,故称菊花为篱菊,此处泛指菊花。
红萸白酒:即重阳酒,因以茱萸和白酒浸泡而成而得名,是重阳节期间饮用的应节酒。
钗分镜破:形容女子的头发、首饰被打碎。
关方寸:心上人。
鸳鸯宿债:比喻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
安仁鬓: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曾为尚书令右军将军王敦手下书吏,因不满王敦专权,遂辞官归家。他的胡须长得很快,人们说他的鬓发有如安仁(东汉末年的名士)那样茂密秀美。后以“安仁鬓”指茂密秀美的鬓发。
【译文】
满城风雨,又到了重阳节将近的时候,黄菊盛开着,在篱笆旁低语商量开尽。红萸白酒,景物一年年更迭,人渐渐远了,梦也稀疏了,只留下无穷的痛苦。
头发、首饰都被摔碎了,一一地关住我的心。强醉想要把一切烦恼全部消除,可是醉了之后,清醒过来,反而更加凄凉。鸳鸯宿债,已经还清了恶缘,当时的事现在只能愁,白发已斑驳了安仁的鬓发。
【赏析】
此词是作者对重阳节的感怀之作。全词通过写重阳时节的天气、环境、人物活动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之情。
开头两句“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描绘了重阳节即将来临的景象。“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举行,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满城风雨”既形容重阳节时天气阴沉,也有暗指世事纷扰的意思。“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则进一步渲染了重阳节的氛围,菊花盛开、香气四溢,人们在菊花丛中商量着怎么尽情欣赏。“开尽”一词则暗示了时间过得飞快,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
词人转向对个人情感的抒发。“红萸白酒,景物一年年,人渐远,梦还稀,赢得无穷恨。”红萸白酒是重阳节期间的应节饮品,但词人此时却感到物是人非、岁月无情,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赢得无穷恨”既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种种遗憾的深深叹息。
接下来的几句词,词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钗分镜破,一一关方寸。强醉欲消除,醉魂醒、凄凉越闷。”词人将头发、首饰都摔碎,以示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而醉酒后的迷茫与无助,更是让词人感到心烦意乱,仿佛置身于一片冰冷的世界中。这种心情的转变与词人的心境变化紧密相连。
最后一句“鸳鸯宿债,偿了恶因缘,当时事,只今愁,斑尽安仁鬓。”则将视角转向了词人自身的经历。昔日的恩怨已经偿清,但过去的岁月却永远留在了心头。如今面对生活的困境与挑战,词人只能感叹时光的无情,白发已斑驳了安仁的鬓发。这既是对自己一生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词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感慨。同时,词中的意象、典故和情感表达也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