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竹堂空,小睡匆匆醒。庭院无人月上阶,满地栏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夜半骖鸾弄玉笙,露湿衣裳冷。

【注释】凉夜:凉爽的夜晚。竹堂:竹子做的厅堂。空:空空荡荡,无人居住。小睡:短暂的午睡。匆匆:急促。庭院:庭院里的小路。梧桐井:井名,在庭园中。骖鸾:驾着龙车。弄玉笙:吹箫作乐。露湿:露水打湿。

【赏析】这首词写闺怨。词人借景抒情,以冷月、清风、露珠等景物描写来烘托女子孤寂的心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的思郎之情。

上片首二句,写闺人独处幽静的庭院里,因天气变凉,便小睡片刻,醒来已是深夜时分。“庭院无人”点出“秋深”的时令特征。“月上阶”三字,将月光下阶前洒满地面的影子写得形象逼真。“栏干影”是说月光映在栏杆之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这两句既写出了时间之晚,又写出了环境之清幽,为下文闺人的孤独寂寞作了铺垫。

过片三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过渡到抒情。“何处最知秋”,即问谁能够知道秋天的到来呢?“风在梧桐井”,是说梧桐井上的秋风声最为嘹亮,最能传遍四邻,故用“知秋”三字反诘。“最”字有强调意味。“夜半”二字,点明是在深夜。“骖鸾”指女仙所乘的凤鸾神车,这里暗指闺中人思念的情人。“弄玉笙”,即吹箫作乐。“露湿衣裳冷”,是说夜深露重,衣衫被露水打湿了而感到十分寒冷。“弄玉笙”三字,不仅暗示了“骖鸾”,而且与下一句的“露湿衣”相呼应。

下片写闺人对情人相思之深,以及自己忍受相思痛苦的决心和态度。“何处最知秋”三句,既是对上文的小结,又是下文的开端。这几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它集中表现了闺中人的内心世界,也集中体现了词人的艺术匠心。“最”字的运用,使这一组句子成为全篇的重点。

“夜半”二字,既点明了时间,又点出了地点。“骖鸾弄玉笙”,是说她正伴着秋风,在梧桐井上吹箫作乐,以排遣相思的痛苦。“弄玉笙”三字是关键词,说明她正在吹箫,而箫声正好与秋风相伴,这就把“骖鸾弄玉笙”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她在吹箫时,还不忘在风中翩翩起舞,与情人鸾凤和鸣。

最后两句“露湿衣裳冷”与“夜半骖鸾弄玉笙”遥相呼应,既点明了时间(夜半),地点(梧桐井上),更突出了她的处境之孤寂、心情之悲苦、处境之凄凉。“露湿”三字,既点出了夜已很深,露已很重,又点明了她此时的心情。她之所以要弄玉笙,是因为想听到鸾凤和鸣的声音;现在却听到只有梧桐井上传来阵阵凄厉的秋风声。“冷”,是主观感觉,但客观原因却是因为“露湿”。这两句是词中的警句,是全词的高潮,同时也是词的主旨所在。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自然,情调感伤凄婉,意境深远幽美,堪称咏叹幽期怨别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