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悲辛谁与言,叩门不应更依然。
一斑昔我尝窥豹,五色还公自补天。
新陇只今堪挂剑,枯桐从此不调弦。
典刑今有阿戎在,定与相从对白莲。
诗歌解析
第1首
- 诗句: 满腹悲辛谁与言,叩门不应更依然。
- 注释: 表达了诗人面对陈兴宗先生的死亡时,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法表达的情感。”满腹悲辛”形容作者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叩门不应”则反映了陈先生去世后无人回应其哀思的情境。
第2首
- 诗句: 一斑昔我尝窥豹,五色还公自补天。
- 注释: 诗人回忆过去曾像看豹子一样观察事情的表象,而真正的内涵如“五色”却需要陈先生自己来填补和修补。这里的“五色”象征着真相或者内在的本质,表明陈先生不仅在表面上有所成就,而且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智慧。
第3首
- 诗句: 新陇只今堪挂剑,枯桐从此不调弦。
- 注释: 这里用“新陇”暗指陈先生生前所建立的功绩,现在这些成就可以挂在剑上,象征着荣誉和认可;而“枯桐”则暗示着失去了昔日的生机和活力。”不调弦”意味着不再有昔日的和谐与平衡,可能指生活或事业的不顺。
第4首
- 诗句: 典刑今有阿戎在,定与相从对白莲。
- 注释: 诗人提到了”阿戎”可能是历史上的一位贤者或智者,而”定与相从对白莲”表示他愿意追随这样的榜样,共同追求高尚的目标。”对白莲”通常象征纯洁和高洁,表明诗人愿意效仿陈先生的品质,追求精神上的纯洁和高尚。
赏析
这三首诗通过对陈兴宗先生生平的回忆和对其品格的颂扬,展现了一种对前辈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每首诗都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追求。通过这种形式的纪念,不仅缅怀了先贤的卓越贡献,也激励后人继承并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