齑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
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
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角风。
欲反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
诗句注释
1 齑盐:这里指代的是古代的读书人。齑是腌菜,盐则代表学问和修养。
- 儒宫:指的是古代的学堂或书房,强调学术环境。
- 苇白茅黄处处同:描述了一种自然环境,到处都是芦苇和茅草,颜色相近。
- 十载从公:表示跟随某人长达十年。从公可能是指跟随某位有德行的人或者领导。
- 点铁:形容技艺高超,能轻易地改变事物的形状。
- 寸毫:极小量,这里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 披聋:使听觉恢复,比喻学习到了某种知识或技能。
- 牛蹄水:形容水流缓慢,像牛蹄印子一样的痕迹。
- 羊角风:形容强烈的风,像羊角一样尖锐。
- 三隅:通常指偏僻的地方,这里可能指某个地方或某个角落。
- 两行衰泪:形容悲伤而落泪的样子。
译文
昔日的读书人,如今在儒学殿堂里虚度年华,到处都是苇白茅黄一片,没有差别。
十年来追随先生,您精湛的技艺让我受益颇深,任何细微之处都让我受益匪浅,仿佛让耳聋的人恢复了听力。
一池渐入笑谈间,牛蹄印迹的水波荡漾;万里观风初体验,羊角般强劲的风让人震撼。
想要返回那僻静之所,却已无能为力,两行泪水付与春风,随风飘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学习的怀念以及对现状无力改变的哀叹。诗中运用了很多典故和意象,如“齑盐”代表学问,“儒宫”象征学堂,“点铁”和“寸毫”则形容技艺高超,这些都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性。最后两句“欲返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回归理想的深深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