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须绝迹便餐霞,且饮当朝谏议茶。
法水有缘随远浪,污泥无计染莲花。
千篇信笔初无语,万里浮螺触处家。
已悟色空元不两,夔蚿何用更怜蛇。
【诗句释义】
“和邹宣教”是诗人自题。邹宣教,名不详。
“未须绝迹便餐霞”:意谓不必隐遁山林,便可餐食朝露。
“且饮当朝谏议茶”:意谓且饮朝廷的谏议官所献之茶。
“法水有缘随远浪”:意谓法水(指佛法)随缘,能流注于遥远之处。
“污泥无计染莲花”:意谓身处污泥之中,无法染上如莲花般圣洁之身。
“千篇信笔初无语”:意谓在写作过程中,信手涂鸦,未曾深思。
“万里浮螺触处家”:意谓行万里路,处处都能触到家乡。
“已悟色空元不两”:意谓已经领悟了色与空、本体与现象、实相与世俗之间的区别。
“夔蚿何用更怜蛇”:意谓夔(传说中的一种龙)和蛇,有什么需要怜悯的呢?
【译文】
不必隐居山林,就可享用清晨的朝露,且饮朝廷谏议官献献的仙茶。
佛法无边,随风飘洒,流向遥远的水域。
身处污浊,无法玷污那圣洁如莲花般的身体。
在书写过程中,我随手涂鸦,未曾深思熟虑。
走遍万里路程,处处都能感到家的牵挂。
我已领悟了世间的色与空的本质区别,万物的实相与世俗的分别都不再重要。
像夔和蛇那样存在,又有何值得我们怜悯或同情呢?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诗中表达了他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情怀。全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