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沉一炷袅晴窗,默坐无心可得降。
浥露菖蒲能寸寸,语晴新燕自双双。
只今得兔不钻纸,那用浮杯更度江。
前世远公只师是,好从元亮供千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每一句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 水沉一炷袅晴窗,默坐无心可得降(注释:水沉香,即沉香木,烧成烟后能留下香味;袅,指烟气上升;晴窗,晴朗的窗户。默坐,静静地坐着。)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晴朗的早晨坐在窗前,静静地点燃了一支沉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他坐在那里,没有任何心思可以下降。这里的“降”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沉。
- 浥露菖蒲能寸寸,语晴新燕自双双(注释:浥,湿润;菖蒲,一种植物;语,指说话;语晴新燕,指燕子在晴天中飞翔。)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窗外的景象。菖蒲被露水打湿,显得格外鲜嫩。燕子在新雨后的阳光下飞舞,它们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里的“语”字,描绘出燕子欢快的神态。
- 只今得兔不钻纸,那用浮杯更度江(注释:得兔,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钻,是指用笔书写;浮杯,指酒杯漂浮在水面上;度江,指渡过江河。)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写作方式的怀念。他曾经像兔子一样迅速地写出文章,但现在他已经不需要再用笔墨去写文章了,因为已经有更多的人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里的“度江”一词,既指渡过江河,也暗指诗人的写作已经超越了文字的限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前世远公只师是,好从元亮供千缸(注释:远公,即慧远法师,南朝梁代僧人;元亮,即陶渊明,南朝宋文学家;瓶,指盛酒的器具;千缸,指成千上万的酒瓶。)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之情。他认为慧远法师和陶渊明都是他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这里的“师是”二字,既表示向对方学习,又表示对方的优秀品质值得自己学习和效仿。而“供千缸”则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也能像他们的酒瓶一样,装满了千缸的佳酿,为后人所用。
这首诗以水沉香、菖蒲、燕子等自然景物为素材,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沉。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过去写作方式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自己对知识传承和智慧传承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