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
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
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
多谢先生肯游刃,号令雷霆一扫驱。
旧弊忽消新庆长,老稚相携纷击壤。
坐使牛蹄一泓中,九万共抟羊角上。
只恐朝廷急英雄,割鸡不用烦屠龙。
政须太山来压卵,金阙唤回小令公。
陋巷嗟余空四壁,饿死平生无枉尺。
知音今有昌黎公,玉川得卧三竿日。

与郭舜钦朝请

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

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

故里渺居天一隅,因仍蔓草不堪除。

多谢先生肯游刃,号令雷霆一扫驱。

旧弊忽消新庆长,老稚相携纷击壤。

坐使牛蹄一泓中,九万共抟羊角上。

只恐朝廷急英雄,割鸡不用烦屠龙。

政须太山来压卵,金阙唤回小令公。

陋巷嗟余空四壁,饿死平生无枉尺。

知音今有昌黎公,玉川得卧三竿日。

注释:

  1. 成均:古代的学校。2. 龙墀:皇帝的御阶前。3. 琴书:指书籍、笔墨等。4. 春风:春风吹拂。5. 故里:故乡。6.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7. 号令:发布命令。8. 九万:指众多的民众或士兵。9. 宰:宰割。10. 急:催促。11. 压:压迫。12. 钧:古时重量单位,相当于十两。13. 陋巷:贫穷的小巷。14. 昌黎公: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字号,这里指作者自己。15. 玉川:即韩愈,号退之,又号玉川子。16. 卧:躺着。17. 三竿:指上午太阳升起后到中午这段时间。18. 政:只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与郭舜钦朝请”为题,描述了诗人与郭舜钦的交往及郭舜钦在朝中受到重用的情景。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郭舜钦之间的友谊往来和郭舜钦在政治上的成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和祝福。
    首联:“成均冷坐穷吞纸,额叩龙墀滨九死。”这两句诗描述的是诗人与郭舜钦之间深厚的友谊。成均是古代的学校,这里指的是郭舜钦的住所,诗人因为思念郭舜钦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只能苦读诗歌以求灵感。额头叩击在龙墀之下,意味着郭舜钦的地位崇高,诗人对此深感敬畏。颔联:“背负琴书偶生还,赖有春风满故里。”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郭舜钦之间的深厚感情。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不忘与郭舜钦保持联系,这种情感让他感到温暖。尾联:“坐使牛蹄一泓中,九万共抟羊角上。”这两句诗则展示了郭舜钦的政治成就。他如同一只翱翔在云霄中的雄鹰,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希望和繁荣。颈联:“只恐朝廷急英雄,割鸡不用烦屠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他担心朝廷过分追求功利,而忽略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尾联:“政须太山来压卵,金阙唤回小令公。”这两句诗则是对郭舜钦的赞美。他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为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又如同一位高洁的仙人,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吉祥和幸福。尾联:“陋巷嗟余空四壁,饿死平生无枉尺。”这两句诗则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无奈。他在贫困的环境中生活,却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尾联:“知音今有昌黎公,玉川得卧三竿日。”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他感谢郭舜钦对他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期待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份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郭舜钦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郭舜钦在政治领域的成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和祝福。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遭遇,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赞美和感激,也有对国家未来的祝愿和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