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要在相知耳,趣向不殊水投水。
请看丘侯对谢公,箭锋相契无多子。
丘侯平日论律人,详及谢公喜与嗔。
一得新诗即传借,许久夸谈今见真。
车马争看纷不绝,新诗那简茅檐拙。
脱腕供人嗟未能,安得毕升二板铁。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译文:
结交要在相知耳,趣向不殊水投水。
结交要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就像水流遇到水一样自然而然。
请看丘侯对谢公,箭锋相契无多子。
请看丘明(即鲁国孔丘或孔丘)和谢安(晋代著名文人谢安)之间的互相理解与默契,就像是箭尖和箭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丘侯平日论律人,详及谢公喜与嗔。
丘明平时研究法律,他详细地了解谢安喜欢和生气时的表现。
一得新诗即传借,许久夸谈今见真。
一旦得到新的诗歌就立即传阅给他人,很久以来的夸赞现在终于见到了真相。
车马争看纷不绝,新诗那简茅檐拙。
许多人争相观看,车马来往不停,新得到的诗歌却显得如此简朴。
脱腕供人嗟未能,安得毕升二板铁。
有人感叹自己的能力不足,无法像古代的毕昇一样制作出两片铁板来帮助印刷。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两位文学巨匠——孔子和谢安的诗。通过比较两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表达了对彼此的赞赏之情。
第一、二两句“结交要在相知耳,趣向不殊水投水”,意味着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的。就像水流遇到水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这里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理解和默契是多么难得。
第三、四句“请看丘侯对谢公,箭锋相契无多子”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关系。如同箭尖和箭头紧紧相连,没有任何间隔,表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信任。
接下来的两句“丘侯平日论律人,详及谢公喜与嗔”,展现了丘明对谢安性格中喜怒无常的一面的深刻理解。这反映了他对谢安的了解之深,以及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第六、七句“一得新诗即传借,许久夸谈今见真”,则描绘了谢安对诗歌的钟爱以及他对诗歌价值的认同。当新诗出现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与他人分享;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夸赞,人们终于看到了诗歌的真正价值。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他对真实价值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车马争看纷不绝,新诗那简茅檐拙”,则揭示了人们对新诗的追捧和追捧背后的原因。尽管新诗看似简单,但它却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为之疯狂。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的渴望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脱腕供人嗟未能,安得毕升二板铁”,则是诗人对于无法制作出完美作品的无奈和遗憾。毕昇的发明为印刷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如今自己却无法复制这一成就,这让人感到无比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