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背后钟,霜月平原定。
夜半响鲸音,隐隐天地应。
山灵鹤梦醒,独听还独咏。
萧萧蓬蒿中,收入杜陵径。
【注释】
- 题龙山钟:即《题龙山寺钟》诗。
- 丰山: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是长安附近的一座名山。
- 霜月平原定:指在霜月的夜晚,大地一片宁静。
- 夜半响鲸音:指夜深人静时,听到钟声如鲸鱼鸣叫一般。
- 隐隐天地应:指钟声传遍了整个天地,使人们仿佛感到天也在回应。
- 山灵:指山中的精灵或神灵。
- 鹤梦醒:指诗人被钟声惊醒,如同仙鹤从梦中醒来一样。
- 独听:指诗人独自聆听钟声。
- 独咏:指诗人独自吟诵诗歌。
- 萧萧蓬蒿中:形容环境荒凉,只有蓬草蒿草。
- 收入杜陵径:指将这首诗收录进杜陵的诗篇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寺庙钟声的诗。诗的前两句写寺庙的钟声在丰山之后响起,月光照耀下的原野显得异常寂静,而深夜时分,又传来一阵阵钟声,宛如巨鲸的鸣叫,回荡在四周,使得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这种声音似乎穿透了天地,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的共鸣。
第三四句则描绘了诗人被这钟声从睡梦中惊醒的情景。他听到了深夜的钟声,仿佛看到了一只仙鹤从梦中醒来,独自站在空旷的原野上,听着钟声,感受着大自然的节奏。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这种情景的进一步描绘和抒发。他独自聆听着钟声,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呼唤,于是便吟诵起这首古诗来。然而,周围的环境却是如此荒凉,只有一片蓬草蒿草,没有其他人烟。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庙钟声的声响、诗人的感受以及周围环境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孤独与寂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