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浪淘沙令·疏雨洗天晴》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如下:
疏雨洗天晴,枕簟凉生。井梧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
- 疏雨洗天晴:疏密的小雨洗净了天空,使之显得晴朗。
- 枕簟凉生:枕头和席子因雨而变凉。
- 井梧一叶做秋声:井边的梧桐叶在秋风中飘落发出沙沙声。
-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谁又记得我这个漂泊在外的人,如同一片叶子,随风飘荡。
- 梦断古台城:梦中我仿佛回到了古城台城(今江苏南京)却突然惊醒。
- 月淡潮平:月光清淡,潮水平稳。
- 便须携酒访新亭:我必须带着美酒去拜访新亭以消愁。
-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我无法看到当年王谢两家的宅院,那里长满了翠绿的草烟。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写,表达了他的孤独、漂泊与思乡之情。首句“疏雨洗天晴”描绘了细雨后天气转晴的景象,营造出清新宜人的氛围。接下来的“枕簟凉生”则是对主人公感受的描述,表达了他因雨水洗涤而感到凉爽舒适的心情。然而,这种舒适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井梧一叶做秋声”暗示着季节已经转入秋季。这里的“井梧”指的是井边生长的梧桐树,它们在秋风中摇曳,发出了沙沙声,象征着萧瑟的秋天来临。
接下来的句子“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孤独感。他自比为飘零的树叶,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如此,这体现了他的无助和寂寞。
最后两句“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描绘了他梦中的场景以及现实中的宁静景色。梦中他回到了台城,但醒来时却发现只有平静的月光和平静的潮水。这里的“梦断”表达了他的无奈和遗憾。
结尾的“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则透露出他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现状的不满。他渴望找到过去的荣光,却又无法回到那个曾经繁华的时代。这里的“王谢”指的是南朝时期的两大家族,他们曾经拥有辉煌的地位和豪华的宅院。而“烟草青青”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漂泊以及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