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屋支岩稳,斜廊引路通。
虚明疑贮月,凄冷自迎风。
六月尤宜此,红尘不到中。
洒然无热恼,坐我广寒宫。
山庄冰壶避暑
注释:
- 山庄:指隐居的山庄。
- 冰壶:古代一种用来盛水的器皿,形状像冰,因此得名。
- 避暑:指在炎热的夏天寻找清凉。
- 偏屋:即偏房或别院,通常指别墅中的一隅。
- 支岩:即支撑岩石,指用石头支撑起的房屋或建筑。
- 斜廊:即倾斜的走廊,通常指曲折蜿蜒的通道。
- 虚明:即虚空明朗,形容清澈透明。
- 贮月:即储存月光,比喻月光明亮。
- 凄冷:即寒冷凄凉,形容气候寒冷。
- 自迎风:即自然迎接风,形容不受外界影响。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和繁华,通常指尘世。
- 洒然:即洒脱自然,形容心情舒畅。
- 无热恼:即没有烦恼和烦躁,形容心境宁静。
- 广寒宫:即广寒宫,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常用于形容清雅幽静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庄避暑时的景象和感受。首联“偏屋支岩稳,斜廊引路通”描述了山庄的环境,偏屋支岩稳定,斜廊引路通达,给人一种幽静、舒适的感觉。颔联“虚明疑贮月,凄冷自迎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庄的自然景象,月光透过树叶洒下,显得空灵而神秘;风吹过山涧发出凄冷的声音,仿佛是在迎接着什么。颈联“六月尤宜此,红尘不到中”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环境的赞赏,认为在六月这样的炎热季节更适宜在这里避暑。尾联“洒然无热恼,坐我广寒宫”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无比的宁静和自在,仿佛置身于广寒宫中。整首诗通过对山庄环境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清雅幽静的夏日避暑胜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