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慰寂寞,花到阶前树。
一枝花十馀,一树枝四五。
妙处在不多,酴醾更屏护。
半开半未开,十分好态度。
去年初来时,爱此当庭户。
便指为红梅,试问何以故。
入檐一枝低,偃亚复数处。
有是好风骨,他木安敢许。
逮至腊前后,梅开不择所。
此独未有芽,春信来何暮。
时着手摩挲,切勿为文具。
相劳虽无酒,典衣吾有取。
因循及初春,椒萼才可数。
怂恿荷微暖,红英忽然吐。
惊喜出不料,绕玩遂成屡。
赪颊人共怜,惭颜我自误。
着眼未分明,殆须卷帘顾。
昔尝笑北人,浑作杏花睹。
认桃无绿叶,吾不事斯语。
吾本待以梅,恨不辨红素。
见花乃识花,康节应笑汝。
这首诗名为《官舍梅树》,是北宋文人苏轼所作的一首咏物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官舍梅树
注释:在官府的住所中种植的梅花。
东风慰寂寞,花到阶前树。
译文:春风抚慰着这孤寂的时光,梅花盛开到了门前的台阶上。
一枝花十馀,一树枝四五。
译文:一株树上有十余朵梅花,一树枝上则有四五朵。
妙处在不多,酴醾更屏护。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感受,认为虽然数量不多,但梅花的美丽却足以让人屏息凝思。同时,用“酴醾”来隐喻梅花,增加了诗意。
半开半未开,十分好态度。
译文:花朵尚未完全开放,但已经展现出了它那最美的一面。
去年初来时,爱此当庭户。
译文:去年这个时候我来到这里,喜欢站在院子里欣赏梅花。
便指为红梅,试问何以故。
译文:有人指着我手中的梅花,问我为什么如此喜爱。
入檐一枝低,偃亚复数处。
译文:枝头低垂,弯曲交错地延伸出许多枝条。
有是好风骨,他木安敢许。
译文:梅花拥有这样的坚韧气质,其他树木又怎敢与它相比呢?
逮至腊前后,梅开不择所。
译文:到了腊月前后,梅花开始盛开,不受环境限制。
此独未有芽,春信来何暮。
译文:只有这株梅花还没有开花,春天的消息来得这么晚。
时着手摩挲,切勿为文具。
译文:时不时地用手抚摸梅花,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文具来对待。
相劳虽无酒,典衣吾有取。
译文:虽然没有酒可以相互慰劳,但我还是愿意花费一些钱买下这梅花。
因循及初春,椒萼才可数。
译文:等到初春时节,这梅花的数量才能算是多了起来。
怂恿荷微暖,红英忽然吐。
译文:微风轻拂,荷花开始绽放,红梅突然露出了娇艳的花瓣。
惊喜出不料,绕玩遂成屡。
译文:这种意外的喜悦让我欣喜不已,围绕着梅花观赏成了一种习惯。
赪颊人共怜,惭颜我自误。
译文:红彤彤的脸颊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怜惜,而我自己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举动。
着眼未分明,殆须卷帘顾。
译文:尽管有些许疑惑,但为了看清楚花的细节,我还是不得不卷起窗帘来看。
昔尝笑北人,浑作杏花睹。
译文:过去我曾经嘲笑那些北方人说的杏花,现在看来他们可能只是把梅花误认为是杏花了。
认桃无绿叶,吾不事斯语。
译文:我从不以此为据,认为桃花是没有绿叶陪伴的。
吾本待以梅,恨不辨红素。
译文:我一直期待能有机会欣赏梅花的美,可惜不能辨别它的红色和白色。
见花乃识花,康节应笑汝。
译文:通过观察梅花,我开始真正认识了它,就像宋代的文学家康节(即范仲淹)会嘲笑那些只看到表象而不去深入探究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