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清,秋风高。想见刑台旧居士,巾车独往恣游遨。
偃仰戴公庐,逍遥焦公居。想前辈之风流,悲末俗之崎岖。
白眼睨视,抵掌嘻吁。酌之以漫塘之酒,侑之以漫塘之藕。
酒之味醇而不漓,藕之性洁而不污以泥。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
对此长歌,其乐如何。相望虽隔于秋水,明月幸同于千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以自己对前辈文人风骨和道德操守的仰慕之情,创作了这首送别诗。

全诗内容如下:

秋气清,秋风高。想见刑台旧居士,巾车独往恣游遨。

注释:秋天的景色很清静,秋风很高。想象那位刑台的旧居士,穿着巾车独自出游,畅游其中。

偃仰戴公庐,逍遥焦公居。想前辈之风流,悲末俗之崎岖。

注释:仰头看看戴着帽子的戴公庐,逍遥自在的焦公居。想象先辈们的风度,却悲叹现在的世道艰难坎坷。

白眼睨视,抵掌嘻吁。酌之以漫塘之酒,侑之以漫塘之藕。

注释:白眼相看,手拍胸膛,嘻嘻哈哈。用漫塘的水酿酒来喝,用漫塘里的莲藕来作陪。

酒之味醇而不漓,藕之性洁而不污以泥。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

注释:这酒味道醇厚而不失其真性,这藕纯净而不被淤泥污染。这样饮酒,可以增添长寿的快乐;这样食用,可以使人的心志更加清明。

对此长歌,其乐如何。相望虽隔于秋水,明月幸同于千里。

注释:面对着这优美的乐曲,我感到多么快乐啊。虽然我们彼此相隔在秋水之遥,但明亮的月光还是像千里之外一样照耀着我们。

赏析:

苏轼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保持心灵的纯洁。因此,他在这首诗中,以赞美自然之美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