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着色,痴蝇误拂。不及羲之醉墨。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清风去暑,闲题当日。宰相纱笼谁识。封丘门外定何人,这一点、瞒他不得。
【注释】
- 乘鸾:传说中驾着有翅膀的车子飞到月宫去。这里指仙人骑着仙鹤。
- 羲之:王羲之,字逸少(yì shǎo),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后人誉为书圣。
- 醉墨:指王羲之喝醉后写的《兰亭序》。
- 偶然:意外地。
- 定:一定。
- 宰相:指唐代宰相裴度。
- 纱笼:指裴度的宰相府第。
- 这点:指王羲之的字迹。
- 瞒:欺骗。
【赏析】
《鹊桥仙·其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王逸少与裴相交往之事,下片写裴相识破王逸少真迹事。全词以王逸少的字迹被误认为裴相所题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真相大白,王逸少得以解脱作结。
上片写王逸少与裴相交往之事,起句即点明两人相交,王逸少与裴相是朋友,“乘鸾”三句,写裴相对王逸少的器重。“乘鸾”,比喻裴相赏识王逸少。“着色”,指王逸少书法之美。“痴蝇”,喻那些不识货的人。“误拂”,“便看取”,意谓他们不辨真伪,轻易就认为就是裴相的手笔。
“清风去暑”,写王逸少的书法给人带来的清凉之感,也表现了其书法之高超。“闲题当日”,“宰相纱笼”,写王逸少的书法流传甚广,被人们当作宝物珍藏。
下片写裴相识破王逸少真迹事。“封丘门外”,指裴相的宅院。“定何人?”意谓谁能知道是谁写的?“这一点”、“瞒他不得”,写王逸少的字迹无人能瞒得过。
这首词通过描写王逸少和裴相交往及王逸少字迹被误认的事件来表现作者的为人处世之道——要善于识别真假、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