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归北。渺渺茫茫似客。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千年记当日。难得。宽闲抱膝。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哀拍。愿归骨。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头应白。
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但青草无色。语绝。更愁极。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瑶池黄竹哀离席。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雁归北,渺渺茫茫似客。春湖里,曾见去帆,谁遣江头絮风息。

注释:雁飞向北,茫茫无际,如同漂泊的客人。在春天的湖面上,曾经见过离去的帆船,是谁让江头飘散的柳絮停下了呢?

千年记当日,难得。宽闲抱膝,兴亡事,马上飞花,看取残阳照亭驿。哀拍。愿归骨,怅毡帐何匹,湩酪何食。相思青冢头应白。想荒坟酹酒,过车回首,香魂携手抱相泣。但青草无色。语绝。更愁极。漫一番青青,一番陈迹。瑶池黄竹哀离席。约八骏犹到,露桃重摘。金铜知道,忍去国,忍去国。

注释:千年之后记得当年,多么难得啊!悠闲无事时抱着膝盖思考世事变迁,战争胜利与失败就像马儿奔跑时飘落的花瓣一样。看着夕阳照耀着亭台驿舍,心中充满悲痛。我多么想念家乡啊,想象着荒坟上洒酒祭奠,经过车马回首望去,仿佛看到那香魂和我紧紧相拥而泣。但只有一片青草地没有颜色。语言中断了,更加痛苦至极。又度过了一年,青青草地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一切都已成为陈迹。我在瑶池边摘取黄竹制作的笛子来哀悼离别的宴会。我希望能够再次见到这八匹骏马,再次摘下露水滋润的桃花品尝美酒。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我宁愿忍受失去祖国的痛苦,也不愿忍受失去祖国的痛苦。

赏析:

此篇词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8年)作者丁丑(正月)感怀时所作。当时作者正在江西抚州任知州兼主管内司财用。全词以“雁归北”开篇,起笔便把人带入一种渺茫、苍凉的境界中。接着作者回忆起往昔,感慨万千,抒发了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中间部分写景抒情,通过“兴亡事”、“飞花”、“残阳”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个人失意的悲叹以及对亲人离散的无奈之情。结尾部分则通过“瑶池黄竹”、“八骏犹到”、“露桃重摘”等意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土的眷恋。

整首词以雁归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