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
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译文】

不能在三五月圆之夜欢聚,也不能让晴朗的月光洒满大地。长街上的灯火只有两三盏,直到这时我才感到眼睛明亮。像往常那样,庭院中的灯影也传进我的眼帘,但无法再和君相见。推手又收手,都是断肠声。

时间已到半夜,街灯已经熄去,人也已经回家。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绍圣二年(公元1096年)春,从杭州移往郴州途中所作。李之仪与李焘、李焘之父李常、李焘之子李彭年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故词中对苏轼及其弟李彭年颇表怀念之情。

“自龙眠李氏夜过臞山康氏,走笔和其家灯障水调。”此句点题,表明了词人的写作动机。“龙眠”,指南宋诗人黄庭坚;“臞山”是李焘隐居之地;“康氏”即李焘之弟李彭年。“走笔”二字,写出了词人对这次相逢的兴奋之情。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这是说,我未能在十五的月光下见到你,也没有在三更时分见到你,因为我没有赶上好时候。“三五夜”,即十五之夜,指月圆之日。“不放霎时晴”是说,我之所以没有在月圆之夜遇到你,是因为没有在月圆之夜见到你。这里运用了倒装句式,突出表现了自己因未能及时看到而遗憾之情。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是说,虽然长街上只有几盏路灯,但到了这个地点,我就看得清清楚楚,仿佛看到了你的身影。“三两”,是数量词。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长街上只有几盏路灯,但到了这个地点,我就看得清清楚楚,仿佛看到了你的身影。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意思是:我仿佛看到了庭院里的灯光,就像传说中的屏风一样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没有办法再接近你。“把似”,好像,似乎。“般障子”,用竹木条编成的屏障,可以遮挡视线。这里指的是李焘家的屏风。“无路与君行”,意思是说:我好像看到了庭院里的灯光,就像传说中的屏风一样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没有办法再接近你了。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意思是:我推着你的手又放开了手,所有的痛苦都在断肠声中消失了。“复却手”,是说推着你的手又放开了手。“断肠声”是形容内心的痛苦。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推着你的手又放开了手,所有的痛苦都在断肠声中消失了。

“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漏通晓”,是说夜深了。“灯收市”,是说集市上的生意人都回家了。“人下棚”,是说人们都已经下了摊位回家了。这几句的意思是:夜深了,集市上的生意人都回家了,人们也都回家了。这里的“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等词语,都是用来描写夜晚的景象的。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中山铁马”,指的是古代的战马。“遗恨”,指的是遗留下来的遗憾。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象着你在战场上骑着战马奋勇杀敌,但遗憾的是,你却再也看不到了。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意思是:我想象着你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但遗憾的是,你却再也看不到了。当我看到你再次跳舞时,所有的快乐都消失了。这里的“掺挝”,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击鼓助威。“大晟”,是宋代的一种舞蹈名称。这几句的意思是:我想象着你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但遗憾的是,你却再也看不到了。当我看到你再次跳舞时,所有的快乐都消失了。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意思是:即使有尘土跟着马一起飞奔而去,我也不在乎。“雨霖铃”,是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段歌词。这里的“雨霖铃”是引用自这段歌词。这几句的意思是:即使有尘土跟着马一起飞奔而去,我也不在乎。

这首词写词人与友人李焘在月色下重逢的喜悦情景。全词以景起兴,由远及近,层次清晰,感情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