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去如奔马,残日十有三。
侄为当嫁女,甥是未婚男。
丛然猥俗并,殊非力所堪。
嗟予本支离,尘事素不参。
东床书一架,西榻经一函。
如是岁月深,吻舌如縢缄。
惟有陶渊明,常欲共清谈。
床头酒盈壶,亦欲同醺酣。
二十一二间,烦事如扫芟。
期使堂下空,宴笑同所耽。
清尊酌宜深,古语交崭岩。
夜久灯荧荧,金波忽东南。
岁宴独优游,庶几为不凡。
这首诗的标题是“腊月十八日呈子京”,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押韵严谨。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 岁去如奔马,残日十有三
- 译文:岁月流逝,如同奔跑的马。夕阳西下,只剩下十三时(傍晚)。
- 注释:岁,指年;奔马,比喻时光迅速流逝;残日,夕阳即将落山的景象;十有三,即十三点。
- 赏析:诗人用“岁去”和“残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而“奔马”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飞逝的速度感。
- 侄为当嫁女,甥是未婚男
- 译文:我的侄子即将出嫁,外甥尚待娶妻。
- 注释:侄,侄子;当嫁女,即将出嫁的女子;甥,外甥;未婚男,尚未娶妻的男子。
- 赏析:这里反映了家庭中即将发生的重要变化,也是对家族成员生活状态的描绘。
- 丛然猥俗并,殊非力所堪
- 译文:周围的环境杂乱庸俗,与自己的志趣大相径庭,实在无法忍受。
- 注释:丛然猥俗,形容周遭环境的混乱和庸俗;丛,杂乱;猥俗,低下庸俗;殊非,非常不是;力所堪,力量所能承受的范围。
- 赏析: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不如意环境时的失望和无奈。
- 嗟予本支离,尘事素不参
- 译文:感叹自己身世飘零,世俗之事从未涉足。
- 注释:嗟,感叹词;支离,漂泊不定;尘事,指世俗之事;素不,从来没有;参,涉及或参与。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清高生活的追求。
- 东床书一架,西榻经一函
- 译文:东面的床上摆放着书籍,西边的榻上放着经书。
- 注释:东床,指东边的床;书,指书籍;架,摆放;西榻,指西边的床;经,指经书。
- 赏析:描写了书房和卧室的陈设,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尊重。
- 如是岁月深,吻舌如縢缄
- 译文:就这样漫长的岁月,说话也像被绑住了嘴巴一样。
- 注释:如是,如此;岁月深,时间长久;吻舌,指说话受限;如縢缄,像被绑住了口一样。
- 赏析: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压抑下的无奈和悲愤。
- 惟有陶渊明,常欲共清谈
- 译文:唯有陶渊明,常常想要与他共同讨论清高的话题。
- 注释:惟有,只有;陶渊明,指古代著名隐士陶渊明;常欲,常常;共,一起;清谈,指讨论高尚的道理或思想。
- 赏析: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床头酒盈壶,亦欲同醺酣
- 译文:床头摆放着满满的酒壶,我也想和他一起沉醉其中。
- 注释:床头,指家中的某个位置;酒盈壶,指酒壶里装满了酒;亦欲,也想;醺酣,醉意正浓。
- 赏析:描绘了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 二十一二间,烦事如扫芟
- 译文:二十来天的时间,烦忧的事情就像扫除杂草一样轻易解决。
- 注释:二十一二间,指大约二十来天;烦事,指各种烦恼;如扫芟,像扫除杂草一样容易;扫芟,清除杂草的动作。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超脱。
- 期使堂下空,宴笑同所耽
- 译文:期待着让家里变得空旷起来,一同享受宴乐的笑声。
- 注释:期使,期待;堂下空,意为家中没有客人或事情繁忙;宴笑,宴饮时的快乐笑声;同所耽,指共同享受。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和谐、共享欢乐生活的期望。
- 清尊酌宜深,古语交崭岩
- 译文:清醇的美酒应该适量饮用,古老的语言交流更是需要深刻体会。
- 注释:清尊,指精美的酒杯;酌,饮酒;宜,应当;交崭岩,形容交流深刻且富有层次。
- 赏析:强调了品酒时的节制和对语言文化的理解。
- 夜久灯荧荧,金波忽东南
-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灯光闪烁不定,忽然发现东方的天空出现了金色的光芒。
- 注释:夜久,指夜晚时间很长;灯荧荧,指灯光闪烁;金波,指天空中出现的金色云层;忽东南,指突然在东方出现。
- 赏析: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气氛。
- 岁宴独优游,庶几为不凡
- 译文:独自一人享受岁末的盛宴,希望这样的时刻能够与众不同。
- 注释:岁宴,指岁末的宴会;独优游,独自悠闲地享受;庶几,希望;为不凡,成为不凡的人。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节日庆典的独特感受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