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剪。

永遇乐·为张安国赋

《永遇乐》是词调的一种。此调因柳永所作《永遇乐·渔村里》而创制。《乐章集》将柳永的《永遇乐·渔村小唱》与贺铸的《永遇乐·堤上游人纳凉》、张孝祥的《永遇乐·余力草堂三咏》、刘过的《永遇乐·秋郊即事》四首同题之作并称为“四大永遇乐”,但词句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调名相同而已。

【注释】

⑴池馆:指园林。清:清澈。移:移动。漏刻: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⑵孤城:指山边一座孤零零的小城。水边:水边。翠竹:形容竹子的颜色。鶗鴂(jué):鸟名,又名杜鹃,鸣声凄切。千转:形容声音婉转。绮窗:精美的窗户。唾茸遗线:用吐下的唾沫和遗留下来的线头,比喻往事。

⑶珠筵:以珍珠装饰的酒席。檀(tan)扇:用檀木制成的扇子,泛指扇子。

⑷赋客:有文才的人,此处指自己。青云:喻官高位重。桐阴:梧桐树的阴影,借指朝廷。西掖:指朝廷中的重要位置。

⑸飞絮:飘飞着的柳絮。随风:随风飘荡。马头月:在马头上挂着的月亮,这里指月光。翡翠帷:绿色织成的帷帐,这里指帷帐。卷:收起。

⑹平湖烟远:湖面雾气弥漫,视线模糊不清。斜桥雨暗:斜对的桥下正下着细雨,看不见路。

⑺兰房:指女子卧室。画烛:绘有花纹的蜡烛。剪:剪烛花。

【译文】

春天过去,池塘里的馆舍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阳光明媚,白天里帘栊敞开,时间也不知不觉地流去,夜深了,更漏已移过一箭多。山下孤城依然巍峨,水边的翠竹又发出阵阵莺啼。记得当年绮窗人离去时,她留下了唾湿的丝线和绣出的图案。那时照映在珠光闪烁酒席上的灯光,歌声悠扬,舞姿翩跹,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这冷冰冰的旧家了。

昔日的青云赋客,满心柔情,多病缠身,现在却身处朝廷内重要的位置上。春日的飞絮随风飘荡,月光从马头斜挂下来,绿色的帷帐已经收起。湖面上烟雾弥漫,斜对着的桥下正下着雨,我本想寄封信给远在异地的朋友双燕,可是不知他们是否收到我的信。想起从前一起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仿佛还在眼前:兰房里的灯火通明,我们一边剪烛一边饮酒作诗,醉意中相互倾诉衷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词,作者通过追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抒发了怀念故人、感慨年华流逝的情感。上片写景,渲染出一片空寂冷落的氛围;下片叙事,回忆往昔的欢乐。全词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音乐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