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苦中秋暝雨侵,忽惊凉月绽云深。
壶光未透冰涵玉,鉴影微昏藓上金。
彩笔怨吟几绝望,巨觥酣战欲重寻。
孀娥似慰人心郁,时放蟾辉漏薄阴。
【注释】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即中秋节。
暝雨:黄昏时的细雨。
壶光:酒器中映出的光影。
冰涵玉:像冰一样清澈的酒水。
鉴影:像镜子一样反射的月影。
彩笔怨吟:用彩色的笔墨写诗。
巨觥战:大杯饮酒。
姮娥(hé yuē):《淮南子》中有“嫦娥奔月”的记载,所以人们称她为“姮娥”。
时放蟾辉漏薄阴:月亮时隐时现,像漏斗中的阴影一样。
【赏析】
此篇乃诗人在中秋之夜赏月有感而作,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首句“正苦中秋暝雨侵”,直陈中秋之夜,天降小雨,诗人心情郁闷。第二句“忽惊凉月绽云深”,突然之间,月光如玉般皎洁,洒满云层深处。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中秋之夜的月色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热爱。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饮酒赏月的画面,诗人用彩笔写出了自己的情感,用美酒映出月亮的影子,又用大杯痛饮。但诗人的心情却无法摆脱孤独和忧郁的感觉,只能通过喝酒来寻找慰藉。最后一句“孀娥似慰人心郁”,诗人认为月亮能够安慰人们的孤寂和忧伤,使人们感到宽慰。尾联“时放蟾辉漏薄阴”更是将诗人的愁闷情绪推向高潮,月亮时隐时现,如同漏斗中透出的阴影,使得诗人的情绪更加压抑。全诗以中秋之夜赏月为线索,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之情。